热搜词
戒为无上菩提本,世人应当持净戒,若人坚持以净戒,是诸如来所赞叹。《瑜伽师地论》中讲到具足清净律仪,有十种功德利益:第一,持戒者观察自己戒律清净,心里没有生后悔心..
戒为无上菩提本,世人应当持净戒,若人坚持以净戒,是诸如来所赞叹。《瑜伽师地论》中讲到具足清净律仪,有十种功德利益:第一,持戒者观察自己戒律清净,心里没有生后悔心..
临终一关,最为要紧。印光大师先标出整个重点,就是临终一关在我们生命当中是最为重要的。那么这个地方,我们要做一个定义,什么叫临命终?这个地方要说明一下。在《瑜伽师..
智慧法语:贪欲的危害是你无法想象的又彼诸欲,於习近時,能令无厌、能令无足、能令无满。——无著菩萨《瑜伽师地论》【注释】当我们沾染了贪欲的恶习后,内心就会没有厌倦..
做个座位来打坐 打坐,可以培养观照力,帮助我们解除妄想,是很多佛门弟子的日常修行内容。打坐不必刻意讲究很多外在条件,用各种蒲团、垫子打坐都好。正确的坐姿却是极其..
修生活禅的四个要点 净慧我们提倡生活禅,所要强调的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这里的修行当然不是仅仅局限于禅,也包括念佛、学教、观心,总之是指佛教修行的一切..
修定之证得及其它如吉 修定加行圆满,必证禅定。证定的过程,《瑜伽师地论》卷20中说,包括了得定、定圆满和定自在三个基本层次。本文就证定的三个层次及修定所发善根的真..
学统唯识宗,又称法相宗。说明万法唯识所显及分析诸法相状。佛灭后九百年顷,弥勒菩萨应无著之请,说了《瑜伽师地论》,最初发明此唯识理。无著造《显扬圣教论》,世亲造《..
佛教如何解释精神病的病因呢?精神病在佛经的名称叫做「狂」。《瑜伽师地论》卷第一:「云何狂?谓由先业所引,或由诸界错乱,或由惊怖失志,或由打触末摩,或由鬼魅所著,..
因明始于何时韩廷杰《广东佛教》五期连载了刚晓法师的《因明传播史》,引起读者对因明学的关注。因明始于何时?传统意见认为:弥勒的《瑜伽师地论》卷15首次使用“因明”一..
妙境老和尚:瑜伽师地论(一)《瑜伽师地论》是全面地、深入地开示了什么是禅,我们若能认真地学习,你自己就会有主张:「喔!应该这样学习禅的!」就不会再随着别人的舌头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