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第三部分 瑜伽菩萨戒开遮持犯表 徐恒志居士 集录本表系依据《瑜伽师地论》、《虚空藏菩萨经》、能海上师《菩萨戒略诵》等编集而成。1990年12月于上海一、犯众多犯、犯染污..

「广学」与「多闻」(六) ──学佛人应有的志向与愿心乙、第二种四正行皈依三宝的佛弟子,除了学习前面所说的四种正行之外,还有四种正行,必须确切践行。如《瑜伽师地论》..

「广学」与「多闻」(四) ──学佛人应有的志向与愿心(3)尊重正法诸经中多说于法应存药物想,我们愚迷众生为疗治烦恼业病,故于正法药极应尊重。《瑜伽师地论》说,听闻正法..

「广学」与「多闻」(三) ──学佛人应有的志向与愿心三、圆满亲近法:依《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所说,圆满亲近善知识的方法有四种:「当知菩萨由四种相,方得圆满亲近善及..

止观禅修之修定资粮在《瑜伽师地论》「声闻地」,卷第三十,第三瑜伽处之一中, 总嗢柁南曰:往庆问寻求,方安立护养;远离一境性,障净修作意。发了出离心,想要修学止观..

止观禅修之九住心1《瑜伽师地论》卷30〈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三瑜伽处之一总嗢柁南曰:「〔1〕往庆问〔2〕寻求,〔3〕方安立护养,出离、一境性,障净、修作意。」复于..

(二)论名略说本论名为《瑜伽师地论》,先来解释一番这个论名。瑜伽呵呵,这个名词近来大概已经和“体操”差不多了,但这里说的还不是拉韧带:)最胜子的《瑜伽师地论释》里..

慈氏五论藏传佛教有“慈氏五论”之说,这五论是:《究竟一乘宝性论》、《辨法性性论》、《辩中边论》、《现观庄严论》、《经庄严论》。相对的,汉传唯识系也有个“弥勒五论..

写在《瑜伽师地论》边上近年来,《瑜伽师地论》在汉传唯识圈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照”,这,一是因为经典的注释更多地被掘出(如赵城藏的《遁伦记》,一说《道伦记》),善本..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10)第 10 讲时 间:公历2009年10月17日,农历六月初四,星期六下午地 点:成都市文殊院后客堂学习内容:次随顺功用为先,身语业..

热搜词

  • 学佛(1059次)
  • 心经(611次)
  • 地藏经(544次)
  • 净界法师(509次)
  • 清芳庙(60次)
  • 修行(54次)
  • 功德(53次)
  • 佛陀(49次)
  • u00e5(20次)
  • 戒律(16次)
  • 素食日(16次)
  • 护法(16次)
  • 素食厨师(15次)
  • 放生(15次)
  • 药师经(15次)
  • 长阿含经(15次)
  • 释迦牟尼佛(14次)
  • 瑜伽师地论(14次)
  • 普门品(14次)
  • 素食汉堡(13次)
  • 素食(13次)
  • 阿弥陀经(13次)
  • 持戒(13次)
  • 地藏菩萨(13次)
  • 二十四诸天(12次)
  • 素食主义(12次)
  • 大悲咒(12次)
  • 法华经(11次)
  • 普贤菩萨(11次)
  • 楞严经(11次)
  • 观音菩萨(10次)
  • 念佛(10次)
  • 文殊菩萨(10次)
  • 药师佛(9次)
  • 弥勒佛(9次)
  • 素食者(9次)
  • 往生(9次)
  • 无量寿经(9次)
  • 莲花生大士(8次)
  • 奥地利(8次)
  • 吃素(8次)
  • 孔雀明王(8次)
  • 华严经(8次)
  • 素食主义者(7次)
  • 金刚经(7次)
  • 黄财神(6次)
  • \(1次)
  • \u00e5\u0087\u0080\u00e7\(1次)
  • \u00e5\u0087\u0080\u00e7\u0095(1次)
  • \\\\\\\\\\\\\\\\u00e5\\\\\\\\\(1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