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我们先把信解跟胜解做一个说明。信解其实就是闻慧,闻所成慧。他听闻以后知道这么一回事,但是这个法并没有在心中留下一种根。什么叫根?信、进、念、定、慧。这个五根不具..

这个精进有两个内涵:第一个,专一;第二个,相续。但我个人觉得相续更重要。我自己在佛学院做教务主任的时候,我很怕一种人,主任,我一天拜一千拜。因为这种人过不了多久..

阿赖耶识的相貌差别,是就着阿赖耶识,因为不同的我见、名言跟业力的熏习,有共相、不共相跟无受生种子相、有受生种子相等。共相者,谓器世间种子。不共相者,谓各别内处种..

小乘的空义跟大乘的空义,有什么差别呢?小乘的空义,它的重点在灭色取空,也就是说它的空是对立的。所以从大乘的角度来观察,其实小乘的空,严格上来说,它是我空、法有。..

癸三、湿生相看第三段的湿生相。湿以合感,就是他对某一种东西贪爱,就产生一个和合,和合以后就受生了。他没有经过入胎的。由因世界执著轮回,趣颠倒故,和合煖成八万四千..

阿赖耶识有两个功能:第一个保存种子,第二个把种子成熟变成果报,这两个功能一定要记住:一个含藏一个异熟。因地上你有本事造业,它就本事把它收藏起来,多多益善;第二个..

你要追求珍宝,你要放弃果报,这是不两立的。你不可能又要抓着外在的,今生又要活得快乐,又要开显心性,没有这回事情。你追求感受,心性就没有你的份,你自己要做出抉择!..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小心受了伤,这是否只是不小心,跟因果无关?这是属于因果的报应,如果说跟因果无关,那他为什么会受伤呢?你说:唉呀!他去..

问: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华语发音不准。净界法师答:其实这个不是一个重点。其实阿弥陀佛是法界身,他能够以各种身相出现,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这个我之前看过仁波切..

面对盲点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把生命归零。因为你在枝末上,你根本没办法跟它对治的。就是说那你先把生命、把心带回家,你回光返照,看看你从什么地方来,看看你生命的原点。..

热搜词

  • 学佛(3644次)
  • 素食(2436次)
  • 佛陀(2026次)
  • 吃素(1919次)
  • 净界法师(1646次)
  • 地藏经(1621次)
  • 修行(1492次)
  • 往生(1472次)
  • 心经(1457次)
  • 放生(1397次)
  • 念佛(1296次)
  • 地藏菩萨(1287次)
  • 释迦牟尼佛(1232次)
  • 素食者(1078次)
  • 楞严经(1036次)
  • 金刚经(1019次)
  • 功德(982次)
  • 华严经(884次)
  • 观音菩萨(862次)
  • 素食主义(859次)
  • 持戒(858次)
  • 护法(852次)
  • 大悲咒(840次)
  • 戒律(776次)
  • 阿弥陀经(752次)
  • 无量寿经(717次)
  • 文殊菩萨(716次)
  • 素食主义者(710次)
  • 法华经(690次)
  • 普贤菩萨(660次)
  • 普门品(573次)
  • 药师佛(450次)
  • 药师经(361次)
  • 弥勒佛(350次)
  • 素食日(342次)
  • 莲花生大士(306次)
  • 瑜伽师地论(289次)
  • 素食汉堡(276次)
  • u00e5(268次)
  • 长阿含经(240次)
  • 云南(220次)
  • 素食厨师(194次)
  • 黄财神(180次)
  • 孔雀明王(145次)
  • 奥地利(111次)
  • 清芳庙(99次)
  • 二十四诸天(84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22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19次)
  • \u00e7\u00b4\u00a0\u00e9\u00a3(19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