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诸位,你今天对极乐世界的忆念,你不能只是扣着“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个不对啊!你忆念极乐世界只是忆念了一半,最重要的一半你没有忆念到,极乐世界的最重要的关键..

空观智慧的修行就是你的心经常去想一件事情,就是你本来什么都没有,你要经常去想这道理。我们不要太注重这个人生的相状,这些都是业力,你碰不得,每一个都是地雷,弄得你..

诸位,我劝大家,你如果你空观的智慧自我意识的这种杂染没有慢慢调伏啊,你就一开始修福报啊,对你非常不吉祥啊。但是这句话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这样不对,佛法的次第你..

问: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有惭愧。有三个问题想请 师父指正。一、因在汉地文化中,儒、释、道的教法在世俗中广为流传,末学相信儒学的教理、道学..

大佛顶首楞严经要义净界法师讲记反辩物非见 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徧,非汝而..

佛陀真正的智慧,叫作安住心性、历事炼心。就是说人生你追求它,当然是伤痕累累;你逃避它也非常可惜,因为它是一个很好的增上资粮。它是污泥,如果你善加利用,它可是一个..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说起跟佛陀结缘,当然造佛像、拜佛、供佛都可以,但是称名,称念佛名是很特别的,所以蕅益大师特地把这个称名列成一科。..

大佛顶首楞严经要义净界法师讲记 回 向: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回入娑婆度有情。 究竟成佛!..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如法,妨损车马,我皆平填,或作桥梁,或负沙土,如是..

你看有些人修学净土法门,修到最后的结果,就像日本的本愿念佛,将整个圣道门的修道基础,完全摒弃──念佛人不用修善、也不用发菩提心、也不用持戒…只要念佛就好,这个..

热搜词

  • 学佛(3614次)
  • 素食(2415次)
  • 佛陀(2010次)
  • 吃素(1895次)
  • 地藏经(1600次)
  • 净界法师(1505次)
  • 修行(1468次)
  • 往生(1456次)
  • 心经(1387次)
  • 放生(1378次)
  • 念佛(1272次)
  • 地藏菩萨(1269次)
  • 释迦牟尼佛(1212次)
  • 素食者(1054次)
  • 楞严经(1012次)
  • 金刚经(997次)
  • 功德(965次)
  • 华严经(869次)
  • 素食主义(843次)
  • 持戒(839次)
  • 观音菩萨(838次)
  • 护法(835次)
  • 大悲咒(819次)
  • 戒律(754次)
  • 阿弥陀经(735次)
  • 无量寿经(699次)
  • 文殊菩萨(697次)
  • 素食主义者(690次)
  • 法华经(675次)
  • 普贤菩萨(639次)
  • 普门品(549次)
  • 药师佛(440次)
  • 药师经(352次)
  • 弥勒佛(339次)
  • 素食日(334次)
  • 莲花生大士(297次)
  • 瑜伽师地论(283次)
  • 素食汉堡(270次)
  • u00e5(258次)
  • 长阿含经(232次)
  • 素食厨师(185次)
  • 黄财神(165次)
  • 孔雀明王(138次)
  • 奥地利(103次)
  • 清芳庙(96次)
  • 二十四诸天(76次)
  • 云南(59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20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18次)
  • \u00e7\u00b4\u00a0\u00e9\u00a3(18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