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以香供佛,是佛教的重要礼仪。 在佛教的经典中,随处可见香的踪影。如《佛说戒德香经》、《六祖坛经》、《华严经》、《楞严经》等等;诸佛圣众都有与香有关的论述,如释迦..

楞严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是说我们的身命来源于淫欲,又被淫欲系缚终生,继而牵入轮回,再次转世投胎,无休无止。那么人是如何投胎的,男女两性又是如何产生的,现代..

在宝坛寺讲《楞严经》,课间休息,有人提问:念佛修净土的人如何才能真正走上修道的正路,念佛念到什么境地才能放下,念佛的入门方法、功夫见地如何?我给他们讲了真正修持..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

问: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间的爱,叫“饿鬼爱”,有没有说得太夸大?答:在《未曾有说因缘经》中, 佛说:“母子恩爱,欢乐须臾,死堕地狱,母之与子,各不相知,窈窈冥冥,..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诃我为畜生类。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失其双目。这个地方先讲阿那律尊者所发生的因缘。我们讲..

大愿法师在学记中为我们开示了第三个方面的特别殊胜,《首楞严经》是如来一代时教的精髓、精华,十方诸佛成佛的正印。憨山大师说:“不读法华,则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

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平时怎么正确的去用功?耳根圆通法门出《大佛顶首楞严经》,一般来说,修法上就是依此经之《耳根圆通章》,下手功夫就是“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从天台家的观照来看,观照现前一念心性。一念心性,不要被它现象所迷惑。《楞严经》七处征心,觅心了不可得,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超越时间不是过去、不是现在、不是..

《楞严经》云:“心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

热搜词

  • 学佛(1064次)
  • 心经(618次)
  • 地藏经(547次)
  • 净界法师(517次)
  • 佛陀(84次)
  • 修行(78次)
  • 功德(66次)
  • 清芳庙(63次)
  • 无量寿经(43次)
  • 观音菩萨(42次)
  • 楞严经(41次)
  • 吃素(41次)
  • 弥勒佛(40次)
  • 莲花生大士(38次)
  • 法华经(38次)
  • 释迦牟尼佛(37次)
  • 素食者(37次)
  • 阿弥陀经(37次)
  • 素食(36次)
  • 护法(35次)
  • 普门品(35次)
  • 素食日(34次)
  • 瑜伽师地论(33次)
  • 大悲咒(33次)
  • 戒律(32次)
  • 普贤菩萨(32次)
  • 素食汉堡(32次)
  • 往生(31次)
  • 金刚经(31次)
  • 放生(31次)
  • 素食主义者(31次)
  • 药师佛(30次)
  • 文殊菩萨(30次)
  • 素食主义(30次)
  • 持戒(29次)
  • 长阿含经(28次)
  • u00e5(28次)
  • 药师经(27次)
  • 念佛(25次)
  • 地藏菩萨(22次)
  • 华严经(21次)
  • 素食厨师(21次)
  • 黄财神(20次)
  • 二十四诸天(17次)
  • 孔雀明王(15次)
  • 奥地利(15次)
  • \\u00e5\\u009c\\u00b0\\u00e8\\(2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1次)
  • \u00e4\u00ba\u008c\u00e5\u008d(1次)
  • \u00e5\u00bf\u00b5\u00e4\u00bd(1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