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然这是一个有相的观察,或者我们也可以根据无相的观察,思维无常无我的道理。这个无常观也是很有力量,我们的确会遇到很多的逆境,我们没办法排除,但是我们不想起嗔心,..

问:请师父开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净界法师答:念佛三昧,得看他有没有理观。如果他没有理观,念佛三昧那可能就是事修,可能就是一种禅定。如果你今天没有理..

云何菩萨其施清净?若诸菩萨殟波陀悭。前面是讲广大,这个地方讲布施清净。说是什么样的因缘叫清净布施呢?一个菩萨能够殟波陀悭 。殟波陀悭是拔足,把你这个脚拔起来,拔..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这个小跟大这两个都不简单,他们的..

从我们学习的角度,听闻佛法很重要,思慧也是很重要!诸位!你不可以说上课来听课,然后你回去以后就继续打妄想,不可以这样子,当然你打妄想我们可以理解。你一天拨出三十..

第一个,人道的暇满。就是说,我们无量劫来在三界当中流转,大部份的时间都在三恶道待过,我们都没有时间来做一个生命的改变,就一天过一天的过着。现在得到了人身,我们有..

一个圣贤他如果是放纵自己的心念,他就变成一个狂妄的恶人;一个狂妄的恶人他能克制心念,他就变成圣人。所以,人都有善念跟恶念,那么什么是好人呢?从儒家的标准说,好人..

【学员提问】师父慈悲!我的问题是我们初学的时候,怎么分清我是在理观,还是在打妄想?【师父答疑】好。理观它是对道理的观察。道理的观察它是有条件的,依教起观。我们必..

我们行菩萨道,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只要你有感受,就一定有业力,这是基本常识。你看到这个人,感受很不好;你听到这句话,感受很痛苦,你一定有业力。你如果没有罪业,..

[学员问]:师父慈悲!我想请问常常听见说转识成智,请问转哪一个识?阿弥陀佛![师父答]:当然你这个识有八识,对不对?我有没有讲过一句话,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有没..

热搜词

  • 学佛(3626次)
  • 素食(2419次)
  • 佛陀(2016次)
  • 吃素(1902次)
  • 地藏经(1607次)
  • 净界法师(1550次)
  • 修行(1472次)
  • 往生(1460次)
  • 心经(1410次)
  • 放生(1385次)
  • 念佛(1279次)
  • 地藏菩萨(1272次)
  • 释迦牟尼佛(1219次)
  • 素食者(1060次)
  • 楞严经(1018次)
  • 金刚经(1004次)
  • 功德(970次)
  • 华严经(873次)
  • 素食主义(849次)
  • 观音菩萨(844次)
  • 持戒(843次)
  • 护法(838次)
  • 大悲咒(825次)
  • 戒律(760次)
  • 阿弥陀经(738次)
  • 无量寿经(704次)
  • 文殊菩萨(704次)
  • 素食主义者(698次)
  • 法华经(679次)
  • 普贤菩萨(645次)
  • 普门品(553次)
  • 药师佛(446次)
  • 药师经(355次)
  • 弥勒佛(345次)
  • 素食日(337次)
  • 莲花生大士(300次)
  • 瑜伽师地论(287次)
  • 素食汉堡(273次)
  • u00e5(258次)
  • 长阿含经(234次)
  • 云南(202次)
  • 素食厨师(188次)
  • 黄财神(173次)
  • 孔雀明王(141次)
  • 奥地利(106次)
  • 清芳庙(97次)
  • 二十四诸天(78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21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18次)
  • \u00e7\u00b4\u00a0\u00e9\u00a3(18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