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问:师父慈悲,关于这个安住大乘一念心性的安住,那结合到念佛的话是不是会让我们念佛的这个档次提高?净界法师答:对,你看,《弥陀要解》就是这个思想,安住一念心性。所..
问:师父慈悲,关于这个安住大乘一念心性的安住,那结合到念佛的话是不是会让我们念佛的这个档次提高?净界法师答:对,你看,《弥陀要解》就是这个思想,安住一念心性。所..
在《六祖坛经》说,有一个法达法师,他去参访六祖大师,顶礼的时候头没有着地。六祖大师是明眼人,他一看就知道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会产生这么大的憍慢,你心中一定有所得..
净土宗的带业往生,诸位你想想看,净土是一个清净庄严的地方,你没有修行也就罢了,你说佛陀加持你,可以!这个我们可以接受。你凭什么受持七宝池八功德水?因为弥陀本愿摄..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第一段是说明,既然心外的境界是没有的,为什么我们内心会有种种的分别呢?每一个人的感受的果报,喜怒哀乐种种差别呢?..
这感受是怎么回事?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快乐跟痛苦是不能主宰的。四念处有别相念、总相念。虽然观受是苦,但是不净、苦、无常、无我这四个智慧是互相操作的。它是先观..
在宋朝有一个越国夫人,这个《净土圣贤录》有讲到。这个夫人福报很大,她领着一群婢女一起共修。有一天发现有个婢女懈怠,几天都不来参加共修,夫人就把这个婢女叫过来,就..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我们解释一下。就是设我得佛,在他方国土,非西方净土的这个发菩提心的菩萨..
那么这一段佛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生命的变化跟饮食是有关系的。你吃什么东西,跟你的身心世界有关系。下面会说明。所以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我们的生命,你..
这一大科叫作约因标名。这个因指的是众生的五阴,叫作因。因为众生的内心,他的这个五阴身心世界能够造作种种的业力,所以它是因。就着五阴身心来标出这个依报国土的假名假..
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我们不净观,第一个观,观我们身体的内相。就是把这个皮肉拨开以后,看到自己身体里面的结构,脓血屎尿等等,种种不净物,所以身体里面的结构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