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我们看《阿弥陀经》说,他的寿命是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阿僧祇劫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就是,反正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而阿弥陀佛给我们凡夫的寿命是无量无..
我们看《阿弥陀经》说,他的寿命是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阿僧祇劫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就是,反正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而阿弥陀佛给我们凡夫的寿命是无量无..
第八识,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好,我们看下一段。那么到这里,我们整个唯识的总说都已经说明了,我们接下来各别各别的解释,八识的个别体性。那么我们整个轮回的..
空性的智慧跟净土事修的佛号,应该怎么融通呢?这就要谈一谈性相圆融的问题。很多人强调空性,结果就偏空了;有些人一路念佛,忽略了空性,结果没办法调整自己的心态。那么..
一心三观,它第一个,回归到一念心性,这是第一个思想。就是找到生命的原始点,站在本来没有业力的角度,站在本来没有妄想的角度来对治妄想,站在你本来就具足极乐世界功德..
当你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只能够说你很会念佛,但是不一定你就能够往生。因为念佛跟往生本来就是两码事。我再讲一次,念佛的因缘,是对佛号的信心,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往生..
我们看《唯识学》是怎么去解释十二因缘?第一个无明,跟前面的无明是一样的,就是我执,一个多生多劫所熏习错误的习气。我们认为一念心当中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有这个我以..
我们凡夫的虚妄分别心,当我们没有遇到佛法的时候,我们内心是搞不清楚东西南北,内心当中跟着感觉走。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生起我空、法空的智慧,我们内心当中都是虚妄相,不..
由施能生他世乐,不施现法亦生苦。人间诸财如流星,定无不舍诸财物。第二段他又说出第二个理由。为什么要布施呢?虽然资财是无常的。无常是无常,我还是喜欢把它留在身边。..
虚妄的东西是变化的。你看到这个东西,看起来非常庄严,但明天就产生变化了。凡是会变化的东西都是属于虚妄的。你看空中的浮云,一下子变成一只兔子,一下子变成一只老鹰,..
在我们的修学当中,拜忏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课。我们在修行当中,除了我们念佛以外,为什么要拜忏呢?这当中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消除业缘;第二个,改变果报。因为我们今生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