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我们看丙二的正修止观。那么这有两段,我们先看窥基大师的《幽赞》,先把它念一遍:《幽赞》云:谓以闻思修所成妙慧为体。于中观察,从缘所生,一切色心心所等,似空华相..
我们看丙二的正修止观。那么这有两段,我们先看窥基大师的《幽赞》,先把它念一遍:《幽赞》云:谓以闻思修所成妙慧为体。于中观察,从缘所生,一切色心心所等,似空华相..
好,我们来看一看,它前面讲到观念,后面讲实际的操作,那么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的观法,唯识的观法,我们先看第一段:一、总说。学唯心识..
正确听闻佛法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龙树菩萨说,一个人成功跟失败,重点是机会来临的时候,你要把握,你要掌握最佳的时机。而听闻佛法,上课的时候是最佳的时机,..
很多学佛人纠结于自己业障深重,其实顺逆皆方便,就看我们的心理素质够不够了。忏悔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业已经造下去了,但是还没得果报,还在贮存当中,这个业力到底是以..
好,我们看丁三的唯识正义,我们把它念一遍,我们做一个总结。那么既然是无我,那么应该怎么去解读人生呢?万法唯识,现前一念识心,唯识性——人空、法空——即空。唯识相..
好,我们总结:结示: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因果相续,由妄熏习,似我相现,愚者于中,妄执为我。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生命其实它是一个相续的..
你想知道你来生是什么样吗?我们今天在面对果报的时候,你要注意而生其心,这个是你该注意的,因为它影响你的未来。是怎么个影响呢?我们看业果差别:富贵从布施中来,贫穷..
我们看第二段:问:实我若无,云何得有忆识诵习恩怨等事?答:然诸有情,各有本识,一类相续,任持种子,与一切法,更互为因,熏习力故,得有如是忆识等事。那么这个地方提..
好,我们看第一个问答:问:若实无我,谁能造业?谁受果耶?答:然诸有情,心心所法,因缘力故,相续无断,造业受果,于理无违。那么我们前面讲到我空法空的真如,是生命的..
这样讲好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创造很多很多的业力,当然我们也曾经受了很多的果报,所以因果的相续,是每一个人都有的。现在这个业力的问题,已经没办法去解决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