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经常保持惭愧悔过,使令一切恶法不令增长。这个自我反省,我建议大家每天拜一点忏,尤其是初学者,如果你时间不多的话,我建议你拜三十五佛,二十分钟。我们这边前面讲过借..

为什么我们要把善念提升到愿力呢?反正我起善念,也可以做好事,是吧?但是到临命终的时候,你就会发觉,不太一样。如果你今生都没有受过菩萨戒,也没有真实的发起菩提心,..

你看宋朝的苏东坡居士。苏东坡居士跟佛印禅师有很多的对话,我们讲其中一个。苏东坡在江北做官时,他平常忙完公务的时候很喜欢打坐。他有一天打坐很相应,出定以后,就写..

有些人一提起佛号就容易昏沉,对不对?他不念佛还不会昏沉,他一提佛号就昏沉。这个你就要知道你要拜忏了,你真的要修忏。因为你能念的心,那个心已经出了差错了,已经有..

我相信诸位很多人都受了菩萨戒,菩萨戒很重要的就是——你要得到菩萨的戒体,你必须要得到佛陀的一个因种。你如果没有得到戒体,你所修的一切就不能叫菩萨行,那叫人天善..

所有生命的因缘,就是“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这种声闻、缘觉乘,他已经从一种向外的观察转成一种向内的观察,或者说向内的调伏。遇到任何事情,你只有一句话告诉自..

净土宗的人,他有一个盲点,他以为修福报就会到净土去,很多人是这种概念。他就通过布施持戒去修福,他就想要对这种有漏的善业去庄严净土,你这两个跑道是不一样的,这两个..

诸位!你不要以为你念佛就可以往生。我再讲一次,过去的业力不会放过你。你过去的生命留下的问题,难道它会放过你吗?你没有突破自己的障碍,你怎么见到阿弥陀佛?净土宗..

佛法的修学我们慢慢进入到主题,四个道次第,这个次第不能错。第一个发心mdash;mdash;确认目标;第二个才有所谓的了解路况mdash;mdash;正见;第三个才有前进的资粮动力mdas..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可以以各种身相出现,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我之前看过敦珠仁波切修本尊相应法。他修的是文殊菩萨,他提出一个概念说,谁代表文殊菩萨呢?那我们现在念阿..

热搜词

  • 学佛(3626次)
  • 素食(2419次)
  • 佛陀(2016次)
  • 吃素(1902次)
  • 地藏经(1607次)
  • 净界法师(1551次)
  • 修行(1472次)
  • 往生(1460次)
  • 心经(1410次)
  • 放生(1385次)
  • 念佛(1279次)
  • 地藏菩萨(1272次)
  • 释迦牟尼佛(1219次)
  • 素食者(1060次)
  • 楞严经(1018次)
  • 金刚经(1004次)
  • 功德(970次)
  • 华严经(873次)
  • 素食主义(849次)
  • 观音菩萨(844次)
  • 持戒(843次)
  • 护法(838次)
  • 大悲咒(825次)
  • 戒律(760次)
  • 阿弥陀经(738次)
  • 无量寿经(704次)
  • 文殊菩萨(704次)
  • 素食主义者(698次)
  • 法华经(679次)
  • 普贤菩萨(645次)
  • 普门品(553次)
  • 药师佛(446次)
  • 药师经(355次)
  • 弥勒佛(345次)
  • 素食日(337次)
  • 莲花生大士(300次)
  • 瑜伽师地论(287次)
  • 素食汉堡(273次)
  • u00e5(258次)
  • 长阿含经(234次)
  • 云南(202次)
  • 素食厨师(188次)
  • 黄财神(173次)
  • 孔雀明王(141次)
  • 奥地利(106次)
  • 清芳庙(97次)
  • 二十四诸天(78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21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18次)
  • \u00e7\u00b4\u00a0\u00e9\u00a3(18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