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这个定业跟不定业是说什么呢?前面我们讲这个业有两种:第一个是讲到它善恶的性质;第二个讲到它的强弱。都是针对各别各别的业。现在我们讲到业跟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个业..

果报的种类有三种:第一个是异熟果,第二个等流果,第三个增上果。果报种类一、异熟果,谓十业道一一皆依事及三毒上中下品,有三三等。《本地分》说此中,上品杀生等十,能..

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这一段是说明唯识无义的道理。首先讲到六道里面有四种众生:第一个是饿鬼道;第二个是畜生道,这个地方畜生包括水中的鱼..

业果的轻重有三段:第一个,约心;第二个,约境;第三个,约相续。我们讲到第二个,约外在的环境来说明业果的轻重。当我们在建立佛教的思想、建立正见时,就是开始在做因缘..

最严重的是第三种,邪执故重。所有业里心力强,没有对治,都还算是中品,最严重的就是邪知邪见,这个最可怕。三、邪执故重谓由依于作邪祠祀,所有邪见,执为正法,而行杀戮..

我们的生命体,它是会生灭变异的,它是诸行无常的,你现在的身心状态,你不可能经常保持这个状态,它会流动,会变化的,这是一种诸行无常,生灭变异,而且是诸法无我,虚伪..

后得无分别智有五种,谓通达、随念、安立、和合、如意思择差别故。后得智有五种,后得无分别智就是后得智。第一个,通达思择。后得智当然是要分别,但是这个分别叫作通达。..

空性的智慧,它是一心三观的前方便。一个人没有经过空性智慧的教育,你很难悟入一心三观。一心三观的特点,还不在于三观,而在一心。我们现在达到一心很难,就是说你的心动..

九、悔所损业;十、对治所损业。前面的八个是就着造业当时的心态来安立不增长业。这以下的是你业已经造了,事后怎么样去做一些补救。我们往往到了晚年才知道年轻时的糊涂,..

讲一个例子给大家参考。佛在世时,另外一个护法叫作波斯匿王。波斯匿王有三个公主,其中一个叫善光公主。她长得最庄严、最讨人喜欢、最有德行,也是波斯匿王三个女儿里最有..

热搜词

  • 学佛(3632次)
  • 素食(2426次)
  • 佛陀(2019次)
  • 吃素(1910次)
  • 地藏经(1611次)
  • 净界法师(1584次)
  • 修行(1481次)
  • 往生(1463次)
  • 心经(1428次)
  • 放生(1390次)
  • 念佛(1285次)
  • 地藏菩萨(1275次)
  • 释迦牟尼佛(1225次)
  • 素食者(1066次)
  • 楞严经(1021次)
  • 金刚经(1009次)
  • 功德(974次)
  • 华严经(877次)
  • 素食主义(850次)
  • 持戒(849次)
  • 观音菩萨(849次)
  • 护法(843次)
  • 大悲咒(828次)
  • 戒律(764次)
  • 阿弥陀经(744次)
  • 文殊菩萨(711次)
  • 无量寿经(708次)
  • 素食主义者(700次)
  • 法华经(682次)
  • 普贤菩萨(649次)
  • 普门品(560次)
  • 药师佛(447次)
  • 药师经(357次)
  • 弥勒佛(348次)
  • 素食日(339次)
  • 莲花生大士(302次)
  • 瑜伽师地论(288次)
  • 素食汉堡(274次)
  • u00e5(263次)
  • 长阿含经(237次)
  • 云南(209次)
  • 素食厨师(190次)
  • 黄财神(178次)
  • 孔雀明王(143次)
  • 奥地利(108次)
  • 清芳庙(98次)
  • 二十四诸天(80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21次)
  • \u00e7\u00b4\u00a0\u00e9\u00a3(18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18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