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这个五戒的问题,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增长罪业,第二个破坏善根。增长罪业,它的问题来自于这种业力的辗转增盛。因为业力造了以后,它是跑到内心去了,所以它种子起现行造业..

问:有人说末法时期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破妄显真呢?破妄显真是圣道门的修行方法吧,净土门只要我们一向专念就可以往生,这样讲对吗?净界法师答:破妄显真没有所谓..

第一件事情就是断除你向外攀缘的心,断除你有所得心。一个人要能够成就,第一件事情,如果你不知道内观你就很麻烦,临终的正念对你来说就很遥远了,你的心还在向外攀缘,你..

我们刚开始在修无分别智时候,当然第一个要远离的就是我执的相貌,就是你不要老是在你这样的个体生命打转,它只是你大海遇到石头创造了一个暂时的波浪而已,再过几年你这个..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三类:第一个,是三宝物。三宝物它是供佛、供法、供僧的,特别是道场里面的东西,有很多是三宝物,只要是佛教共修的团体,比方说幡幢是供养佛陀的,这个..

净界法师:本没有六道轮回,是怎么有六道轮回呢?本没有六道轮回,是怎么有六道轮回呢? 净界法师第一、七趣的差别 精研七趣,只因迷此大佛顶理而妄受轮回,谁达空华无别体..

改变内心从佛法的角度,它主要是两个重点:一个是道的修学,一个是法的修学。道的修学我们一般叫作理观。理观它是静态的修学,就诸位来讲堂听法师的开示叫作闻慧;回去以后..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这个地方是很重要!这个妙音,意思就是说,诸佛菩萨有..

纵令在梦想,就是说即使你在睡觉,处在一个梦想的做梦当中,做梦的时候耳根是怎么回事呢?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这个不思,什么叫不思呢?这指的是第六意识。在做梦的时..

问:我们在僧团当中,经常会看到很多的是非。请问我们修行人面对是非,应该怎么面对?净界法师答:我们说有人就有是非,因为众生有妄想,有妄想就会创造很多的是非出来。古..

热搜词

  • 学佛(3639次)
  • 素食(2431次)
  • 佛陀(2026次)
  • 吃素(1914次)
  • 净界法师(1622次)
  • 地藏经(1619次)
  • 修行(1488次)
  • 往生(1467次)
  • 心经(1450次)
  • 放生(1394次)
  • 念佛(1293次)
  • 地藏菩萨(1280次)
  • 释迦牟尼佛(1230次)
  • 素食者(1074次)
  • 楞严经(1029次)
  • 金刚经(1014次)
  • 功德(978次)
  • 华严经(881次)
  • 素食主义(855次)
  • 观音菩萨(854次)
  • 持戒(853次)
  • 护法(848次)
  • 大悲咒(834次)
  • 戒律(771次)
  • 阿弥陀经(748次)
  • 文殊菩萨(714次)
  • 无量寿经(712次)
  • 素食主义者(705次)
  • 法华经(685次)
  • 普贤菩萨(654次)
  • 普门品(563次)
  • 药师佛(448次)
  • 药师经(359次)
  • 弥勒佛(348次)
  • 素食日(340次)
  • 莲花生大士(302次)
  • 瑜伽师地论(288次)
  • 素食汉堡(275次)
  • u00e5(267次)
  • 长阿含经(239次)
  • 云南(214次)
  • 素食厨师(192次)
  • 黄财神(179次)
  • 孔雀明王(144次)
  • 奥地利(110次)
  • 清芳庙(98次)
  • 二十四诸天(84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22次)
  • \u00e7\u00b4\u00a0\u00e9\u00a3(19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19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