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舍利弗尊者作为华光如来,他这一期的国土是一个净土呢,还是一个秽土?我们看辛二这一段就容易清楚。看国土庄严,我们看经文。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隐丰乐,天..

这一段是文殊菩萨教诲敕令阿难尊者这个当机众,应该好好地谛听,好好地学习,乃至于如法地修学。这个地方有三段:一,示其合机;二,劝其善修;三,结其真实。巳一、示其合..

我们先看第一个,总标五乘的要义,先作一个总标。我们把它分成三道,先讲安乐道,人乘跟天乘。一、人乘谓以三皈、五戒为乘,能运载众生,越出三涂,生于人道,是名人乘。二..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舍利弗!彼佛出时,虽非恶世,以本愿故,说三乘法。当然,我们到净土去不只是享受快乐,重点是要得到..

请我们看具缘成犯。在淫戒有四种情况,是成就犯戒的根本。从意乐的角度有两种:第一个是正境。正境我们在律上简单地说就是道。这个道,有男二道、女三道,男众是大便道跟口..

我们再看大妄语戒。这个地方讲出妄语的两个项目,先看大妄语。大妄语若未证四果,妄言已证;未得四禅,妄言已得;未悟道,妄言已悟;及妄言天来、龙来、鬼神来等,过人之法..

毁犯盗戒果报,三途果报;余报:一、贫穷。二、共财不得自在。持不偷盗戒果报,得生人天,乃至佛果;余报,一、资财盈积。二、不忧损害。三、处众无畏。四、身心安乐。我们..

我们从佛陀的名号华光如来,没办法去判定是净土、秽土,但是从国土的依正庄严可以看出消息。基本上,我们判定秽土跟净土,从依报来看,大地是个指标,因为所有的依报环境都..

嗟嗟!人之精神用之诗字,吾见右军李杜,不出生死;用之佛法,吾见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事已办!那么我们一个人的生命当中有一定限量的精神体力,那么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

我们要思考一件事情,其实我们也做了不少善事了,我们多生多劫也不是啥事都不干,也不是这样子,我们也不是老是做恶,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资粮力很有限?因为我们在造善的时..

热搜词

  • 学佛(3639次)
  • 素食(2431次)
  • 佛陀(2026次)
  • 吃素(1914次)
  • 净界法师(1621次)
  • 地藏经(1619次)
  • 修行(1488次)
  • 往生(1467次)
  • 心经(1450次)
  • 放生(1394次)
  • 念佛(1293次)
  • 地藏菩萨(1280次)
  • 释迦牟尼佛(1230次)
  • 素食者(1074次)
  • 楞严经(1029次)
  • 金刚经(1014次)
  • 功德(978次)
  • 华严经(881次)
  • 素食主义(855次)
  • 观音菩萨(853次)
  • 持戒(852次)
  • 护法(848次)
  • 大悲咒(834次)
  • 戒律(771次)
  • 阿弥陀经(748次)
  • 文殊菩萨(714次)
  • 无量寿经(712次)
  • 素食主义者(705次)
  • 法华经(685次)
  • 普贤菩萨(654次)
  • 普门品(563次)
  • 药师佛(448次)
  • 药师经(359次)
  • 弥勒佛(348次)
  • 素食日(340次)
  • 莲花生大士(302次)
  • 瑜伽师地论(288次)
  • 素食汉堡(275次)
  • u00e5(267次)
  • 长阿含经(239次)
  • 云南(214次)
  • 素食厨师(192次)
  • 黄财神(179次)
  • 孔雀明王(144次)
  • 奥地利(110次)
  • 清芳庙(98次)
  • 二十四诸天(84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22次)
  • \u00e7\u00b4\u00a0\u00e9\u00a3(19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19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