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由得总缘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故,又于法身能圆满故。这个法云地,为什么用云来表示菩萨内心的状态呢?因为他内心当中能够总缘一..
由得总缘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故,又于法身能圆满故。这个法云地,为什么用云来表示菩萨内心的状态呢?因为他内心当中能够总缘一..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这个地方是说明我们修行人经过一生的修行,我们到临命终时候有两个差别的果报,第一个就是成佛作祖,他能够在今生当中成就佛道或者成就..
一念的妄动,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从现实的角度,你不能让你的心不动,你做不到。因为你已经动了,这个刹车刹不住了。所以你看小乘人就是,你要动,我就把你断掉。其实..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把我们念佛的人,大方向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属于事持,一种事相式的念佛;一种是理持,就是他在念佛当中带有理观智慧的引导,这两种。我们刚开始念..
在整个修行当中,必须把你的想像跟感受切割。如果你要修行的话,你的想法不能从感受而来,因为感受所带动的想像,往往是颠倒的,大部分的判断通通错误了。所以楞严经讲:六..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前面是修行的因地,我们透过无常,透过无我,观照生灭法。外调,对外境的爱取;内调,对自我的爱取。最后的结果,生灭的因缘结束..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辩才无碍,宣说苦空,深达实相,如是乃至恒沙如来秘密法门,我于众中微妙开示,得无所畏。富楼那,是满慈子父亲..
大乘佛法把所有的智慧,尤其天台宗把所有的智慧分成空、假、中三观。在日常生活的操作当中,我们遇到一件事情要抉择、要判断的时候,它是先修空观的,就是离相清净。按照天..
明众生迷真成妄,是从众生的角度来说明妄是怎么生起,这个地方是从诸佛的角度。他觉悟了妄,这个妄就是现前一念无明的妄动;惟真就是,这一念无明的妄动其实当下就是真如本..
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这个地方就把为什么有些人会做人、有些人会做畜生、有些人做鬼道的主要的因缘讲出来。这因缘当中,主要的亲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