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堪能差别者,谓住静虑乐,随其所欲,即受生故。】我们在修真如三昧的时候,能够调伏一切的善念、恶念,不思善、不思恶。这个时候,这个法乐声闻人有一种清净的法乐,但是..
【堪能差别者,谓住静虑乐,随其所欲,即受生故。】我们在修真如三昧的时候,能够调伏一切的善念、恶念,不思善、不思恶。这个时候,这个法乐声闻人有一种清净的法乐,但是..
唯识学把造业的过程,依据初、中、后来说明业力的轻重:一、造业前:造业前的意乐很重要,意乐即是动机。有些人造业前心的意乐很强,譬如他要去拜佛、念佛,谁也不能阻碍他..
为什么要无住呢?它的理由是说,我们一念的清净的本性,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本性,众生本具,诸佛所证。因为一念的妄动,才产生的三界的根尘识,六根六尘六识,就是整个生命..
我们一念心性循业发现。清净本然,但是受业力的熏习啊,循业发现。就是你这个心念啊,你一开始依止的是染污意,那么你去造作的时候,你所有的业行就加强这个染污意,就像滚..
这个无生法忍我们也解释一下。在古德的注解当中也提到,其实这个忍不是忍辱的忍,这个忍是智慧的意思。这个忍,其实开出来有五种忍,五种浅深差别的智慧。第一个是伏忍,调..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执身不动在《楞严经》当中,佛陀..
净土宗的人要往生,一定要把人生好好地收尾。我绝对不相信,你平常这么攀缘,临命终突然间正念分明,我不相信!不可能!你要有一个过程。我们看到很多老菩萨,念佛念了一辈..
众生追求五欲,他是用什么方式来追求?他就是用五蕴,身、受、心、法,尤其是感受跟想象。我们凡夫追求快乐是直觉式的。你要让我追求这个东西,第一个,在我的生命经验你要..
我们一般净土宗的人,因为平常把佛号念得很多感应,就得少为足,所以一直活在平时的念佛,这叫作离苦得乐的念想。净土宗很多人的失败都是,你的念想就是追求离苦得乐,你本..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就是你有志于要出离三界,杀生跟淫欲这两个是最严重的,这当中又以淫欲最为根本。从生死轮回来说,淫欲最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