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我们怎么改变我们既有的思想?第一个,我们先修空观,先用否定的思考模式来面对你的想法。它不是这样,它也不是那样,后面会讲,离一切相,用空观来破除我们心中的妄相。我..
我们怎么改变我们既有的思想?第一个,我们先修空观,先用否定的思考模式来面对你的想法。它不是这样,它也不是那样,后面会讲,离一切相,用空观来破除我们心中的妄相。我..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佛陀说,我们众生本具的妙觉这个妙觉,蕅益大师解释是寂而常照,强调的是如如智,众生本具的如如智。..
这一段是讲到我们凡夫的现前一念心识,这个真妄不二的道理。真妄不二,是说我们这一念心跟三宝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正念,这个时候的正念叫做真实的心;但是我们这..
最惧因地不真,道眼昏暗,或为世味所牵,或为邪师伪法所误,袈裟下失却人身。此予所以俯仰时流,而寤寐永叹也。蕅益大师说,我们修行最怕两件事,还不怕你修行的行力不够,..
我们佛教在止观当中的修学,因为修行人因地发心的不同,大致上我们有二种的差别:一种是以出离心为根本的小乘止观,第二种是以菩提心为根本的大乘止观。小乘的止观,因为它..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要把握两个很重要的原则:第一个就是它修学的方法,第二个就是它修学的目标。那么,首楞严王的修学方法是什么呢?两句话:第一句话是称性..
这个「遍计执」是怎么安立的呢?「遍计执」它也是有一种差别的因缘。什么样的因缘呢?我们前面讲到「遍计执」,有能遍计的第六意识的分别心,还有所遍计的这一切因缘果报的..
蕅益大师指导我们从这念迷惑的妄想转成真心:试思平日,起惑造业,毕竟是谁。今书经忏悔,又毕竟是谁。先提出一个疑情:我们过去颠倒的时候,起惑造业,那个是谁呢,造业者..
十二因缘的推动,它的核心在于我爱执。就是我们在业力当中,我们却要去主宰我们的业力,这才可怕,那种想要主宰业力的思想才可怕。所以佛陀安立了一个空性的智慧出来。诸位..
现在有很多人提倡器官捐赠,器官捐赠在佛教界有多次地辩论,很多的佛教徒也提倡。事实上应该这样讲:菩萨有二种:一者悲增上;一者智增上。(一)大悲心重的菩萨,他当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