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佛陀问我悟入圆通的法门,我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我最好的选择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就是以一念忆佛念..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佛陀问我悟入圆通的法门,我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我最好的选择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就是以一念忆佛念..
问:师父慈悲!师父刚刚有说,就是修菩提心的时候,菩萨没有资格说我做不到。可是后面在讲意乐的时候,师父又说我们要量力而为,那到底要怎么样?净界法师答:你在发心,讲..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这以下,阿难尊者把我们追求佛道这..
这以下引出六个现实的例子来作证明。我们看下一段,举例证成。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味..
这个业力的资持,我讲一个公案,大家体会一下这个生命的真相。我年初的时候到新加坡去弘法,去了将近十天。前五天是讲经,后面几天就带大家念佛共修。在新加坡的时候,身心..
我们看就闻性示因常,就着听闻的体性(注意,不是就着听闻的那种一时的作用,是听闻的内在体性),来指示六根之性是常住不灭的真因。我们要的是那个闻性,不是听闻的那个生..
有人就问蕅益大师,既然安住一念心性,娑婆跟极乐世界都是如梦如幻,为什么要取舍?蕅益大师答得好:从因缘的角度,功能不一样。娑婆世界是恶梦者也,添梦者也;极乐世界是..
看第五段的命浊。这个命浊主要是由识阴引生的,就是内心当中一种生灭的、了别的作用,当然这个主要是讲第八识了。所以古人有时候把它搭配,说是这个受阴主要是前五识,就是..
我们看壬七,势至观根大。这个根大跟前面的根大是不大一样。前面的根大是各别的观六根,这个地方是拢总地观六根,等于是都摄六根。这是一个总相的观法,看经文就容易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