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蕅益大师《弥陀要解》念佛法门,我们讲本尊相应,它的一个基本观念,就是你要想尽一切办法,..
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蕅益大师《弥陀要解》念佛法门,我们讲本尊相应,它的一个基本观念,就是你要想尽一切办法,..
我们看辛五,耳根圆通。这个是在本经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正宗,它正式加被本经的当机。因为阿难尊者多生多劫都是多闻,以耳根听闻佛法。佛陀说,你多生多劫听闻佛法都是向外攀..
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缘见因明,一般人眼根的见都必须要因,就是假借,要假借外在的光明才能够看到种种诸物。我..
这个没有时空相,我们看虚云老和尚开示的时候,他讲一件事。他说,过去有个禅和子,参禅的,他要去朝礼五台山。经过鼓山寺的时候,他就去鼓山寺挂单。古代的十方丛林就是,..
这以下两段:第一个,委示颠倒处所合所结喻;第二个,正劝详择降伏合知解喻。先看第一段,先委示,先详细地指示众生的颠倒处所,这个颠倒就是烦恼。详细指示烦恼的处所来合..
那么在十方如来一念的清净涅槃的心中,佛陀的心情是怎么样呢?他是怜念众生,他经常的去悯念一切的凡夫众生,那种情况就像是母亲在忆念儿子一样的至诚恳切。但是这当中有一..
菩萨的律仪戒跟声闻戒也有所不同,我们说明一下。这个律仪戒,你菩萨犯到,严重的话是会失戒体的。所以你刚开始修行菩萨道,最好把菩萨的律仪戒弄清楚,否则你菩萨戒的戒体..
若已了知彼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犹在。我们前面以无分别智,来破除心中对外境的联想,这个时候慢慢的了解到「彼义无者」,这个心外的义相是不可得的,所谓的好坏得失、长..
天台宗把菩萨道的修行分成二个次第:第一个叫做缘修(缘就是因缘),第二个是见道位以后叫真修(真实的真)。我们刚开始发了菩提心,其实我们内心的空观跟假观的力量还非常..
我们佛七的前面三天,所强调的是禅定心;刚开始念佛,一定要把心寂静下来──打得念头死,建立阿弥陀佛!一方面听自己的声音,建立佛号的力量;一方面透过智慧的观照,降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