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什么叫理观的智慧?我们先讲一段禅宗的公案再来说明。这个公案应该大家都知道,很有名。就是马祖道一禅师,这个临济宗大祖师开悟的因缘。马祖禅师一开始是亲近怀让禅师。怀..

同样是空观、假观,这二个法门是完全一样,内涵是一样;但是为什么凡夫修空观、假观的时候,障碍重重;圣人修空观、假观的时候,是摄一切经皆现前中?因为我们凡夫修空观、..

住持,就是摄受的意思。他这一念心能够把心中清净的戒、定、慧摄持不失。因为摄持戒定慧的关系,就能够善巧地超越三界二十五有的果报。这一段,蕅益大师的注解把住持这两个..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带了诸位比丘到处游化,走到了一条河的地方,因为佛陀规定:遇到河,不能显神通飞过去,不可以的,一定要坐船。所以佛陀就带了僧团,坐船,慢慢..

现在我们谈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说三乘呢?为什么阿弥陀佛在他的国土只讲大乘,而不讲四谛十二因缘呢?我们看看为什么。舍利弗!当诸佛出现在五浊恶世这种环境当..

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三、由摄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广大故;四、由建立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故。广大的第一个,菩萨能够在菩萨戒当中成就种..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

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三卷过以后,整个《楞严经》的基础就讲完了,后面的半卷广破余疑其实从这个观念发挥出来。我希望大家把这个相妄性真的观念好好体会一下。你说你持..

我们现在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业力,你会痛苦:这是我业障重,不是!因为你打妄想,应该是这样讲。因为业力给你的痛苦是一时的,它是刺激性的痛苦、它是感官的痛苦,那你的..

问:有法师说,净密双修的功德最大,单修净土念佛法门功德小。但是又有另外一个法师说,一心念佛成就最快。而两位法师都是有德行的修行者,究竟哪一种说法最为正确?净界法..

热搜词

  • 学佛(3610次)
  • 素食(2414次)
  • 佛陀(2008次)
  • 吃素(1895次)
  • 地藏经(1599次)
  • 净界法师(1496次)
  • 修行(1468次)
  • 往生(1456次)
  • 心经(1383次)
  • 放生(1378次)
  • 念佛(1272次)
  • 地藏菩萨(1266次)
  • 释迦牟尼佛(1211次)
  • 素食者(1052次)
  • 楞严经(1012次)
  • 金刚经(995次)
  • 功德(965次)
  • 华严经(868次)
  • 素食主义(842次)
  • 持戒(838次)
  • 观音菩萨(837次)
  • 护法(833次)
  • 大悲咒(815次)
  • 戒律(754次)
  • 阿弥陀经(733次)
  • 无量寿经(698次)
  • 文殊菩萨(697次)
  • 素食主义者(688次)
  • 法华经(675次)
  • 普贤菩萨(638次)
  • 普门品(547次)
  • 药师佛(439次)
  • 药师经(351次)
  • 弥勒佛(339次)
  • 素食日(333次)
  • 莲花生大士(297次)
  • 瑜伽师地论(283次)
  • 素食汉堡(270次)
  • u00e5(257次)
  • 长阿含经(232次)
  • 素食厨师(185次)
  • 黄财神(165次)
  • 孔雀明王(137次)
  • 奥地利(102次)
  • 清芳庙(95次)
  • 二十四诸天(75次)
  • 云南(53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19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18次)
  • \u00e7\u00b4\u00a0\u00e9\u00a3(18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