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无念,许多修行人很熟悉这个词,但并不确定什么才是无念的状态,最多的误会就是以为一念不生。为了追求这个一念不生的无念,埋没了多少真为生死而不得其门的行者。所以许多..

我们生命本身就有气,故调整自己的气,然后一口气、一口气地唸,心气合一的唸。当然,有许多人把它当成练气功,这也不错呀!你的身体至少越唸咒、越修行,精神越来越好。千..

回向太妙了,小小一点善事如用回向可以发展到尽虚空遍法界,凡夫心量太小了,常常修而心量仍是拓不开,粗心大意,听经时融会贯通,出了讲堂全忘了,实在说经本下课时才用得..

发广大菩提心。誓度一切众生。身持斋戒。于诸众生。起平等心。常诵此咒。莫令断绝。住于净室。澡浴清净。着净衣服。悬旛燃灯。香华百味饮食。以用供养。制心一处。更莫异缘..

什么是三宝呢?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是觉义,法宝是正义,僧宝是净义。佛,梵语佛陀耶,译华言名觉者,含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意思。自觉,拣非凡夫的不觉..

佛教文化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的一种,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喜欢佛学,但其中很多人,只是通过阅读经论、书本,以及查阅网络上的资讯,然后自己去修行。太桥旦曾堪布认为,虽..

共修就是大家一起做功德,许多人一起修善根,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了一起发愿,所有的功德就在一起,大众互相交流佛法,一起交流修行的心得,这样才会精进。共修期间..

我们修行的人,见、行两个是不能分割的。见,就是我们的知见,由闻、思、修,要从听闻正法来的。这个见解,最高的见解就是自性空与缘生因果、二互不违而相助出生。世俗的正..

修行人不要太世俗化,不要太执着于世间,世间是无常的,随缘就好。生带不来死带不去,只要家庭和睦,自己生活上没有困难就行了。有人说有钱是福报。真正有福报的人会上供下..

修行不是看破红尘、远离世俗,也不是不能适应社会,而是获得更高智慧、更多福报的方式。神灵一般只护佑善人,而护佑恶人的不是神,而是魔。因此,不必对修行的人另眼相看,..

热搜词

  • 学佛(1143次)
  • 心经(690次)
  • 地藏经(619次)
  • 净界法师(577次)
  • 佛陀(136次)
  • 修行(133次)
  • 放生(106次)
  • 功德(100次)
  • 楞严经(100次)
  • 观音菩萨(97次)
  • 持戒(92次)
  • 弥勒佛(88次)
  • 戒律(86次)
  • 无量寿经(85次)
  • 法华经(82次)
  • 释迦牟尼佛(82次)
  • 吃素(82次)
  • 素食者(81次)
  • 普贤菩萨(78次)
  • 大悲咒(77次)
  • 往生(77次)
  • 金刚经(75次)
  • 阿弥陀经(74次)
  • 护法(73次)
  • 素食日(72次)
  • 莲花生大士(71次)
  • 素食(70次)
  • 清芳庙(69次)
  • 瑜伽师地论(68次)
  • 文殊菩萨(67次)
  • u00e5(67次)
  • 药师佛(66次)
  • 念佛(66次)
  • 素食主义者(61次)
  • 普门品(60次)
  • 素食汉堡(55次)
  • 素食主义(54次)
  • 药师经(52次)
  • 地藏菩萨(50次)
  • 华严经(42次)
  • 长阿含经(41次)
  • 素食厨师(36次)
  • 黄财神(30次)
  • 孔雀明王(27次)
  • 奥地利(23次)
  • 二十四诸天(23次)
  • \u00e4\u00bf\u00ae\u00e8\u00a1(4次)
  • \u00e5\u00a5\u00a5\u00e5\u009c(4次)
  • \u00e8\u008d\u00af\u00e5\u00b8(4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4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