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知道诸位师兄有没有听说过“吉祥卧”呢?我们都知道,人的衣食住行都是一种修行,时时在修行,处处在修行。今天说的是吉祥卧,是躺着的一种修行,躺着不仅可以修行,还可以..

“吉祥卧”就是佛教的一种修行姿势,意即朝右侧卧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三游行经记载:“尔时,世尊自四牒僧伽梨,偃右腋如师子王,累足而卧。”说明释迦牟尼卧着时采右..

问:为什么去寺庙会想哭?答:这是慈悲心的表现,也是自己过去世修行的善根被触发,但是不可执着,调整好心态,佛法是利益大众的,所以要发大心,随缘随力,帮助他人成就佛..

有人说大千世界,这般红尘便是我们的道场!其实,殊不知佛法本是种活法,生活亦是种修行!在生活中,我们总是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合出现,..

修行是完善自己,宽容别人。人生,因为有残缺,所以修行。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盯着别人的过失与缺点不放,就是自己的一个缺点。人生的痛苦,一部分..

佛法中有一种“闻思修”的说法,即闻佛所说的经典,思佛所讲的道理,理通了之后,行为也要做到,也就是要进行实修实证,最后,智慧成就,证得果位。这里,听为先,思为后,..

学佛是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要指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有些人就像口渴时喝水一样,学佛后马上会有不同的感觉,但不一定所有人都如此。只有通过长期熏习,依靠潜移默化的..

善法(佛教解释)善法,多是佛学用语,通俗的讲就是修善果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好的方法、好的法令的意思。什么样的法叫善法?一切普世、入世的法,都是善法。善法是讲这..

自从我会说汉语起,很多汉族居士就问我如何修行?或修行的意义及目的是什么?当然这次也不例外,有几位居士问我这个问题。如今很多人,手里拿个佛珠,拜几位出家师父,参加..

【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萨道者,无得恼之,令其疑悔,语其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

热搜词

  • 学佛(1141次)
  • 心经(688次)
  • 地藏经(619次)
  • 净界法师(576次)
  • 佛陀(136次)
  • 修行(131次)
  • 放生(104次)
  • 功德(100次)
  • 楞严经(98次)
  • 观音菩萨(96次)
  • 持戒(91次)
  • 弥勒佛(88次)
  • 戒律(86次)
  • 无量寿经(85次)
  • 吃素(82次)
  • 释迦牟尼佛(82次)
  • 法华经(82次)
  • 素食者(81次)
  • 普贤菩萨(78次)
  • 大悲咒(76次)
  • 金刚经(75次)
  • 往生(75次)
  • 护法(73次)
  • 阿弥陀经(73次)
  • 素食日(72次)
  • 莲花生大士(71次)
  • 素食(70次)
  • 清芳庙(69次)
  • 瑜伽师地论(68次)
  • 文殊菩萨(67次)
  • 药师佛(66次)
  • 念佛(66次)
  • u00e5(66次)
  • 素食主义者(61次)
  • 普门品(60次)
  • 素食汉堡(54次)
  • 素食主义(54次)
  • 药师经(52次)
  • 地藏菩萨(50次)
  • 华严经(42次)
  • 长阿含经(40次)
  • 素食厨师(36次)
  • 黄财神(30次)
  • 孔雀明王(27次)
  • 奥地利(23次)
  • 二十四诸天(23次)
  • \u00e4\u00bf\u00ae\u00e8\u00a1(4次)
  • \u00e5\u00a5\u00a5\u00e5\u009c(4次)
  • \u00e8\u008d\u00af\u00e5\u00b8(4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4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