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说到修行,实在需要我们慢慢地用心去体会。我刚出家的时候,总希望天天都不要离开老法师,尤其看到她年龄那么大了,就想一旦离开她一天,就会有很多损失。但后来慢慢发现,..

让我们想象一下:有一座高墙,站在墙的顶端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但是却没有什么工具可以让人爬上墙顶,只有一条从顶端往墙壁两边垂下来得细线。聪明的人会在细线的一段,邦..

任何人如果贪执自己的身体、故乡、财产、外境,那么此人永远都会流转三界,所以我们一定要断除轮回的命脉。我们现在还是应从道理上观察自私自利的心,通过观察可以破析,原..

看和佛教有关的电视或者文学作品,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就是三界轮回,那么佛教常说的三届是哪三界呢?是我们字面理解的人,仙,魔吗?佛教的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超..

学佛目的在断一切苦,得究竟乐。而得究竟乐者,只在开智慧;开智慧在定,得定在坐,坐在法。宗旨目的既定,中途方不疑退,此生必可成就,不问你修净土禅宗密法,都要同此宗..

净土法门是易行难信之法。难信,因为信要坚固,必得八地以上菩萨才不会动摇。所以众生要相信圣言量,依佛之愿力,切实修行,‘一个愿力,一个实修。’这甚为重要。易行,只..

有些人,似荷,只能远观有些人,如茶,可以细品有些人,象风,不必在意有些人,是树,值得依靠一切皆缘也我知道,生活越接近平淡,内心越接近绚烂。经历了世事的智者,终于..

第一:永远都要记住学佛就是修心;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就是诸恶不做,众善奉行,这个方向永远不能忘记和改变。第二:可能有的同修深入经典后,把阅读经典当成阅读..

南无阿弥陀佛,是我们修行经常念诵唱诵的佛号,不分老少与男女,不论识文断字还是目不识丁,亦不论高德大僧还是在家居士。我们都可以念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声佛号!但是,这..

供佛礼佛是学佛之人修行途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方式。寺庙,道场,家中都可以供佛礼佛,但是,在家中对佛祖、菩萨进行供养,不仅可以考验对我佛的诚心和善心,也可以为自身向佛..

热搜词

  • 学佛(1141次)
  • 心经(688次)
  • 地藏经(619次)
  • 净界法师(576次)
  • 佛陀(136次)
  • 修行(132次)
  • 放生(104次)
  • 功德(100次)
  • 楞严经(98次)
  • 观音菩萨(96次)
  • 持戒(91次)
  • 弥勒佛(88次)
  • 戒律(86次)
  • 无量寿经(85次)
  • 吃素(82次)
  • 释迦牟尼佛(82次)
  • 法华经(82次)
  • 素食者(81次)
  • 普贤菩萨(78次)
  • 大悲咒(76次)
  • 金刚经(75次)
  • 往生(75次)
  • 护法(73次)
  • 阿弥陀经(73次)
  • 素食日(72次)
  • 莲花生大士(71次)
  • 素食(70次)
  • 清芳庙(69次)
  • 瑜伽师地论(68次)
  • 文殊菩萨(67次)
  • 药师佛(66次)
  • 念佛(66次)
  • u00e5(66次)
  • 素食主义者(61次)
  • 普门品(60次)
  • 素食汉堡(54次)
  • 素食主义(54次)
  • 药师经(52次)
  • 地藏菩萨(50次)
  • 华严经(42次)
  • 长阿含经(41次)
  • 素食厨师(36次)
  • 黄财神(30次)
  • 孔雀明王(27次)
  • 奥地利(23次)
  • 二十四诸天(23次)
  • \u00e4\u00bf\u00ae\u00e8\u00a1(4次)
  • \u00e5\u00a5\u00a5\u00e5\u009c(4次)
  • \u00e8\u008d\u00af\u00e5\u00b8(4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4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