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冤亲债主又名怨亲债主 一词在《大般涅槃经》中出现,这个词是密藏,故不外显。从修行阶段,俗谛来讲,有冤亲债主,从圣义谛,了义来讲,佛陀于后面开示,如来实无怨、亲之..

佛七到底是有声、是无声,各人根性不相同,我们必须明白这个道理。实在讲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只有讲经说法没有领众修行,你们查遍《大藏经》,世尊四十九年没有教人在一起..

[1] 修道就是要“倒过来”——什么意思呢?即是“好事给他人,坏事予自己”。舍弃小我,完成大我。[2] 修道人切记!不要和任何人有污染的因缘,这样会纠缠不清,令你堕落。[3..

修行人忘失菩提心,轻则懈怠废弛,重则道心全退,大乘学人不能片刻离开菩提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心。由于我们每个人在动机里所存储的意念不一样,发心也可以分很多种,..

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功德不可思议。今天能来念佛,这本身就说明了在座的诸位己具有善根福德因缘。 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呢?念“南无阿弥陀佛”有什么..

佛陀偷偷离家成道是表象,实相是明心见性后的因缘已经成熟!真正明心见性的人绝对不会,为了达到目标而威逼忤逆父母。没有智慧的人执着于修行二字的表象时,会一定要出家,..

佛法修行有动有静,动静皆可以修行,上班、下班也能用功,要做到完全没有杂念是不可能的事,但有了杂念可以调伏,不能说杂念烦恼起了自己都不知道。修行的最低限度就是要调..

出家人向来以吃斋念佛为主,佛教由来已久,一直都是戒荤戒腥只能吃素。很多在家修行的居士也都坚持不吃肉,以素食为主,以为吃的就算是斋饭了,但他们往往把吃斋和吃素混为..

要在自己迷执最深重的地方去修行男女之情是欲界凡夫迷执最深重的地方,这是你修行不可以逃避,不可以回避的一个问题。不是说你拿一本经念一念,然后你的情与欲就消失了,那..

人为什么要修行?主要的是训练自己意志坚定,如同制造瓷器,需要经过火烧日晒,时间越久,越坚固。同样的,我们平时能够自行功课,或上香,或礼佛,或诵经,或念佛,或静坐..

热搜词

  • 学佛(1141次)
  • 心经(688次)
  • 地藏经(618次)
  • 净界法师(571次)
  • 佛陀(136次)
  • 修行(127次)
  • 放生(100次)
  • 功德(100次)
  • 观音菩萨(96次)
  • 楞严经(94次)
  • 持戒(91次)
  • 弥勒佛(87次)
  • 戒律(86次)
  • 无量寿经(84次)
  • 法华经(82次)
  • 吃素(82次)
  • 释迦牟尼佛(82次)
  • 素食者(80次)
  • 普贤菩萨(77次)
  • 大悲咒(76次)
  • 金刚经(75次)
  • 护法(73次)
  • 阿弥陀经(73次)
  • 素食日(72次)
  • 往生(71次)
  • 莲花生大士(70次)
  • 清芳庙(69次)
  • 素食(69次)
  • 瑜伽师地论(68次)
  • 药师佛(66次)
  • 念佛(66次)
  • 文殊菩萨(66次)
  • u00e5(65次)
  • 素食主义者(61次)
  • 普门品(60次)
  • 素食汉堡(54次)
  • 药师经(52次)
  • 素食主义(52次)
  • 地藏菩萨(50次)
  • 华严经(42次)
  • 长阿含经(40次)
  • 素食厨师(35次)
  • 黄财神(29次)
  • 孔雀明王(27次)
  • 二十四诸天(23次)
  • 奥地利(23次)
  • \u00e5\u00a5\u00a5\u00e5\u009c(4次)
  • \u00e4\u00bf\u00ae\u00e8\u00a1(4次)
  • \u00e4\u00ba\u008c\u00e5\u008d(4次)
  • \u00e8\u008d\u00af\u00e5\u00b8(4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