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要“简寡”,不要话太多。这个“简”就是不能太复杂,太啰嗦;“寡”就是不要太长。所以《易经》里面讲:“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话说多,不如少”,“勿多言,..

不管你学的多与少,人与人相处一个最重要的态度,就是要有真诚的心,对朋友及朋友亲人的关怀,我们不能没有,至于很多的礼节可以通过每天的学习再提升自己的能力。《孝经》..

当我们要奉养父母的时候,父母年龄都比较大。所以照顾老人,要像照顾小孩一样细心。所以这个老天爷也很有味道,很有智慧,让人有一个循环,懂得饮水思源,知恩报恩。小时候..

我们最容易跟谁失信?爸妈。对于最有恩德的人最容易失信。对谁最不容易失信?对女朋友最不容易失信,还有对生意上的客户最不容易失信。这一份存心是为什么?还是利害。所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句话,就非常明确地讲出了一个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服务大众的职责、使命所在。“传道、授业、解惑..

圣人不责怪任何人,都觉得是自己做得还不够。所以我们看夫子是我们的榜样,是至圣先师。夫子讲,“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习,丘之罪也”。世间人没有受到这些圣贤的教化,不..

“君子掩人之过以长善,小人毁人之善以为功”。这个君子跟小人,他的最大的关键就是那一颗存心。君子他会遮掩别人的过错来长养自己的厚德、美德,小人则会诋毁他人的善心、..

欲望要懂得节制,而且要愈来愈淡,这才是在修身的状态。假如我们虽然一直在读书,一直在背经典,但是贪心愈来愈重,那就与道相违背了,贪要愈来愈淡。..

我们学了传统文化,都拥有改变他人人生命运的智慧,你可以成为你的孩子、你的学生人生的贵人。价值观偏颇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人生踏出的脚步大小不是最重要,..

“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传统文化的教诲,都是教导我们要行仁道,去爱护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如自己处在贫穷的状态,人家瞧不起我们,还轻视我们,甚至..

夫妻相处的智慧:对方犯错要把他当儿子看。你儿子犯错的时候,你会不会跟他讲:我这一生跟你没完没了。会不会?不会!你对你儿子都这么通融,为什么对你先生这么狠?没有平..

人被人家欺负了还不可悲哀,被自己糟蹋了才是人生最可悲的事情。懂得自爱就能够去爱人。

什么是杀生?杀害一切众生的身命这叫杀生,动物也不能杀,更何况人?而且这个杀生在念头里都不能有,如果念头有杀害人家的念头,但是身体还没去造,已经算是犯了杀生的这一..

什么是幸福?诸位学长,幸福在哪里?长得漂亮幸福吗?有钱幸福吗?学历高幸福吗?当官幸福吗?不一定。所以幸不幸福,跟他外在的这些身分、条件不是最直接的关系,幸不幸福..

一个人修道最重要的,放下内心对一切人事物的对立,从这里先下手。仁者无敌,不对立才能心平气和,不然自己都变情绪的奴隶了,还怎么去利人。..

我们老祖宗很有智慧,知道一个人以后是不是顶梁之柱、栋梁之材,从小就要练稳重。现在西方教育都动啊,很浮躁。我们从小教育孩子稳重,走路稳重,说话稳重,一举一动,都不..

真能用贤德的人必然是自己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他才能够用得到贤德的人。因为贤德的人很正直,他是为了成就你的德行,为了成就整个公司的福利,他不会是为了讨你的好,谄媚..

俭以养廉,奢侈要廉洁就困难,从根本上要从勤俭下手。“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看这个勤俭,勤俭下来,把省下来的去帮助别人,仁慈心增长。勤俭不贪,不贪求,义增..

一个人学君子之道,他假如不稳重,他就没有威仪了。其实不稳重,就随便,有点轻慢、轻率,就没有威仪,而且心就跟礼教不相应了。“礼者,敬而已矣”。恭敬,首先什么?尊重..

"正己"了,可以“化人”。这个“化”,有身教,有言教,为什么?他在人们心中,很崇敬他的时候,他讲的话,人家很容易接受。所以要化人,一定要先让人信任的基础,再去劝..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