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学兼优,品是摆在前面;德才兼备,德也是摆在前面。而当孩子无德而有才,这个对家庭跟社会是有威胁的。

顺境的时候不忘失意的人,应该是不忘苦难的人,虽然是自己挺有福的,但是不忘记还有很苦难的人。这叫不忍大众受苦,不忍圣贤教诲衰败。其实就是念念还是把人民放在心上。所..

“各自责,天清地宁”。你们家庭是天清地宁,所处的单位是和乐安详,因为这是自己反省自己,大家都在改过、都在提升。而“各相责”,每个人不看自己的缺点,只批判别人、批..

“孝”是人的天性,圣人教化人民,都是顺着天性来教育。所以《三字经》开头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教育就是回归人的本善,而回归本善很重要的,就是要教“孝”。而这个..

古人说“君子立长志,小人常立志”,君子一下定决心要成就学问,他就终身不改,很有恒心的、很有决心的坚持到底。没有这种态度的人常常在那里说,我这一阵子一定要把书好好..

我们为人父母跟老师,当我们觉得自己不足,能够很坦诚的跟孩子们反省、忏悔,这个是诚心的流露,一定可以感动孩子的心灵。一个心境的转变,可能感来的是不同的家庭气氛。..

一个学习的人,假如觉得:我不用学了,我这样就很够了,那就失之寡。《弟子规》里面告诉我们,“但力行,不学文”,他觉得他这样就够了,但是他的见解一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一个人的学问,第一要克服的是什么?浮躁之气要定下来。所以“为学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气定”。一浮躁了,看缘都看不清楚。“宁静以致远”,心静下来方方面面分析得比较..

现在的年轻人因为受电影影响太大,对两性关系的正常发展没有正确认识,而且一些情歌又听太多,好像觉得没有爱得死去活来不叫爱情,好像要苦得不得了,像用刀割一样,他才觉..

我们从小该教孩子什么?德行就要摆在第一位,其次是知识跟技能,这样你这个慎思才有价值。不然每一次听一听,真有道理,讲得真好,但是一回去看到这么多人都在补习一大堆,..

《大学》里面说“一家仁”,一个家庭里面都是仁德之风,一个国家就兴起了仁德的风气,“一家仁,一国兴仁”。所以带领一个国家,带领一个团体没有想象中的这么复杂,一定是..

孝怎么教?教孝以及教其他的德行都可遵守下面的原则。《弟子规》整本书假如用一个字来代表,可以用哪个字?从头至尾都在尽孝道。你言而无信那父母担忧又羞愧,你读书的时候..

我们要修学,“以苦为师”。生活太好了,太安逸了,人就容易懈怠了。所以有一句话叫“逆境磨炼人,顺境淘汰人”。为什么?因为逆境人比较警觉,他知道考验来了,顺境的时候..

"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也点出来,教育核心在能真正成就孩子的善良,“性本善”把它开显。那我们自己要先知道什么是善才能够帮助他,一般很多父母他觉得“养”是什么..

我们走在修道的路上,要提升自己成为君子,成为贤人、圣人,很可能遇到一些瓶颈,习气不能突破,往往是我们对父母这个德目还没落实好。所以一个人修养自己,就跟治病一样,..

在整个人与人相处当中,父母爱子女,假如只是那种爱缘,而不是悲智,慈悲加智慧加理智去爱,可能会害了孩子。夫妇之间也是一样,朋友、君臣、兄弟关系统统如此。..

一个人很勤奋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学问都是这样点滴累积起来的,哪有什么一蹴可几。“辍学”,一个人学习中断、懈怠了,“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包含要向天地、向日月学习,“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一颗谦卑的心处处都有悟处,这是广度,你学习从对人到对一切万物现象,..

“教”字把教的精神,一个教师的态度、精神表露无遗。上行下效、潜移默化,这叫身教。

在《礼记·大学篇》里面就讲到德与财的关系,说“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所以君子他注重的是品德,不注重..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