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想死该怎么办?

问:明一师父您好:末学此次诵华严经回来后,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会常常想死,不想在人世间生活太苦了,但弟子深知自行了断是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即使是发愿也无用。以前也有此想法但没现在强烈,念佛打坐也无用,请问师父末学该如何做呢?明一法师答:有机会寻找自由岂不更..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9573

-1970 47.P0251 龙舒增广净土文 (12卷)〖宋 王日休撰〗

大正藏 No. 1970 龙舒增广净土文宋 王日休撰12卷龙舒净土文序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其中种种殊胜庄严。阿弥陀经载之详矣。阿弥陀乃彼中之佛。未成佛以前。有四十八愿。愿愿度人。众生愿生..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277

做佛事的方法

做佛事的方法做佛事的方法很多,我们现实生活中主要以唱诵做佛事,也就是以音声做佛事。还有很多其它的方式,比如文字、绘画、表演、供养等等说不完的方式。可以这样说一切的方式都是在做佛事,这里介绍《华严经》中说的诸佛菩萨如何做佛事。《华严经》佛不思议法品第三十三..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9521

吴汝钧教授:龙树与华严哲学

吴汝钧教授:龙树与华严哲学吴汝钧关于华严思想,一般认为是沿‘华严经’、唯识与‘起信论’发展而来。其实它与龙树思想有一定的理论关连。在思考方法上,华严的论典便常引用龙树的四句法。华严的开祖法藏更明言四句为入法的方便。本文郎要从理论着手,看龙树与华严的关..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9518

人世间太苦了,想死怎么办?

明一师父您好:末学此次诵华严经回来后,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会常常想死,不想在人世间生活太苦了,但弟子深知自行了断是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即使是发愿也无用。以前也有此想法但没现在强烈,念佛打坐也无用,请问师父末学该如何做呢?明一法师答:我们遇到困境的时候,往往..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9461

弥陀即是毗卢师,极乐即是华藏界

同一法身《华严经》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极乐世界以阿弥陀佛为教主,这两土教主的法身同是毗卢遮那。对;华藏世界与极乐世界的教主是同一法身这一点,华严宗祖师与净土宗祖师有着极为一致的看法。清凉国师判言,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印光大师皆悉采..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9382

沙弥的发心

沙弥的发心我们经常听到佛教徒劝人要发心,到底什么是「发心」?发心就是「发菩提心」,也就是愿求无上菩提之心。诸多经典中对发心都有说明,如《涅槃经》三十八曰:「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华严经》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无量寿经》下云:「舍家弃欲而..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9347

心在哪里?如何变大、变小?

心在哪里?如何变大、变小?我们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开坛洒净当天,中午过堂的时候,我为信众们讲了《华严经》「一微尘」中含容三千大千世界的观念──所谓「芥子纳须弥」,又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显示心量之无穷。可是有信众听后,觉得这个实在太抽象了,不好了解,跑来问我..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9340

当于佛法中 勇猛常精进──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过堂开示

当于佛法中.勇猛常精进(上)──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过堂开示各位法师、各位居士:今天(6月12日)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看见这么多的法师、居士来到西方寺,大家一同来念诵《华严经》,我心里头非常的赞叹,非常的欢喜。这几天,一直为大家介绍《华严经》的思想;《华严..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9317

善入佛法 进修无懈──西方去华严吉祥法会过堂开示

善入佛法.进修无懈──西方去华严吉祥法会过堂开示各位法师、各位居士:看到大家念《华严经》,念得非常的精进,我心里头非常的欢喜。我反复的跟大家说,整部《华严经》其实就是成佛之路,目的就是教我们如何成佛;成佛分多少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应如何去实践,如何去提升、如何..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9299

大圆镜智 性智平等──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过堂开示

大圆镜智.性智平等──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过堂开示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很想跟大家一起诵念《华严经》,虽然很多时候没法跟大家一起念,但心还是和大家在一起,而且《华严经》我也很熟悉,这些年来不知道诵了多少遍了。这两天我们大家都很专心地诵《华严经》,相信大家都知道,..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9295

-1889 45.P0773 海印三昧论 (1卷)〖新罗 明皛述〗

大正藏 No. 1889 海印三昧论新罗 明皛述1卷海印三昧论一卷(并序)依大方广佛华严经明皛所述若夫大道无边非隘行之能寻。至理深玄非浅智之所识。以局情入道。道非局入。执教求理。理非执求。要以无方大行始可称道。孱空圆智迥会理矣。故请将来君子同怀寄筌之意。  归命尽..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195

-1885 45.P0692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 (2卷)〖宋 本嵩述.琮湛注〗

大正藏 No. 1885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宋 本嵩述.琮湛注2卷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引徐吕取韵切忌道著归德法云洒扫比丘琮湛撰并集解窃以。观门深旨厥号溥融。满分幽宗摽乎法界。玄寂不动。尘尘而净国纯真。灵鉴随缘。念念而佛心证觉。毛端虽隘。容多刹而弥宽。心数既玄。..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190

-1875 45.P0627 华严经义海百门 (1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5 华严经义海百门唐 法藏述1卷华严经义海百门(并序)京大荐福寺沙门法藏述夫缘起难思。谅遍通于一切。法界叵测。诚显现于十方。莫不性海冲融应人机而表一。智光赫奕耀世间以通三。殊胜微言轻毫彰于圆教。奇特圣众纤埃现以全身。迥超情虑之端。透出名言之表..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184

-1874 45.P0613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 (2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4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唐 法藏述2卷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上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三宝章 流转章三宝章三宝义略作八门。一明建立。二释得名。三出体性。四显融摄。五明种类。六拣所归。七辨业用八明次第。初明立意者有七种。一为翻邪故。即翻外道尊师..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183

-1873 45.P0598 华严经问答 (2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3 华严经问答唐 法藏撰2卷华严经问答上卷沙门法藏撰问。三乘事理。普法事理云何别。答。三乘中事者心缘色碍等。理者平等真如。虽理事不同而相即相融不相妨碍。亦不相妨而事义非理义也。普法中事理者。理即事事即理。理中事事中理。即中中恣。虽事理不参而..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182

-1871 45.P0589 华严经旨归 (1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1 华严经旨归唐 法藏述1卷华严经旨归唐京兆西崇福寺沙门法藏述夫以。主教圆通尽虚空于尘刹。帝珠方广揽法界于毫端。无碍镕融卢舍那之妙境。有崖斯泯普贤眼之玄鉴。浩汗微言实叵寻其旨趣。宏深法海尤罕测于宗源。今略举大纲开兹十义。撮其机要称曰旨归。庶..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180

-1870 45.P0536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 (4卷)〖唐 智俨集〗

大正藏 No. 1870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唐 智俨集4卷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卷第一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释智俨集初会十门料简一经意 天王赞佛说偈初首显教分齐义 卢舍那品一乘三乘义章 胜音菩萨偈首立转法轮章 观五海说十智文立五海章 说分文内净土因缘文初立十世界..
https://www.sushijiameng.com/shu-5179

净土摄受众生的最低标准——净界法师开示

华严经》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土的方法。有些人说:我的根器不行,不能修十大愿王,怎么办呢?还是有办法。我们看第二个经典它的传承。「而《观经》下品下生,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临命终时,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教以念佛,彼即受教称念佛名,未满十声,即见化..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8997

开发内心的财富

开发内心的财富人都会天生的庄严自己,喜欢买衣服,首饰,弄个好看的发型。想要通过拥有外在的权利,财富来展现自己。这是世俗的庄严。而《法华经》中,佛陀亲自告诉我们,要以佛庄严而自庄严。佛弟子要开发内心自在的庄严,大家去看《华严经》,《华严经》讲的是佛的境..
https://www.sushijiameng.com/wei-sushi-8886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