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心往外求的东西,那就不是真实。往内观的东西,自心性显露出来的,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内心,没有开展清净自性,想要建立幸福快乐的日子,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会一直..

要行方便,必须要有般若智慧做垫底,没有般若智慧做垫底,那就是随便。──慧律法师楞严经14套开示

在烦恼的时候,我们讲生死,可是还是存在着那一颗不生不灭的心性。到了涅槃的时候,也是存在一个不生不灭的心性,并没有什么增跟减。所以生死涅槃等同空花,《楞伽经》里面..

通过声音来修行是非常好的法门,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在《楞严经》里文殊菩萨说: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的修持方法最究竟最圆满。耳根圆通,就是我们诵经念佛的时候自..

常常想,现在这个社会真是不可思议,什么事都讲究快速,连修行也不例外。很多人都以为找到一位大师,有一套秘方,就可以立即成佛。那有这么便宜的事呢?当然,也不能怪大家..

本人学佛不久,去年在网上无意中在看到一篇师兄写的文章,才开始接触佛学。以前从未耳闻,更不知学佛是怎么一回事儿。直到今年七月份,才正式接触佛法。看相关的书籍,以及..

观音菩萨的法门一共涵纳七个法门,至深的是《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以及《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法门’,那么,初入门时,行者是否应该由浅入..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却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尤其我们看《楞严经》,从它世间的因果和出世间修道的因果以及修道过程当中出现的五十种阴魔的现象来看,更能体会到这个《念佛..

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在显教和密教中都很受重视,显教常用的两部经典中均有特别介绍观世音菩萨,一部是《楞严经》,另一部就是《法华经》。在《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介绍..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淫欲心若是断了,一定会证果。可惜这是不容易断的,所有的众生都有这种毛病。所..

热搜词

  • 学佛(1063次)
  • 心经(615次)
  • 地藏经(547次)
  • 净界法师(515次)
  • 修行(67次)
  • 清芳庙(63次)
  • 佛陀(60次)
  • 功德(60次)
  • 无量寿经(29次)
  • 普门品(28次)
  • 护法(28次)
  • 法华经(26次)
  • 放生(26次)
  • 药师经(26次)
  • u00e5(23次)
  • 长阿含经(22次)
  • 楞严经(22次)
  • 素食(22次)
  • 文殊菩萨(21次)
  • 素食日(21次)
  • 瑜伽师地论(21次)
  • 素食汉堡(21次)
  • 戒律(20次)
  • 素食者(19次)
  • 持戒(19次)
  • 往生(19次)
  • 观音菩萨(19次)
  • 弥勒佛(19次)
  • 释迦牟尼佛(19次)
  • 阿弥陀经(18次)
  • 莲花生大士(18次)
  • 念佛(18次)
  • 素食主义(18次)
  • 吃素(18次)
  • 普贤菩萨(17次)
  • 素食厨师(17次)
  • 地藏菩萨(16次)
  • 大悲咒(16次)
  • 药师佛(15次)
  • 金刚经(14次)
  • 二十四诸天(14次)
  • 黄财神(14次)
  • 素食主义者(13次)
  • 孔雀明王(12次)
  • 奥地利(11次)
  • 华严经(10次)
  • \\u00e5\\u009c\\u00b0\\u00e8\\(2次)
  • \(1次)
  • \u00e5\u0087\u0080\u00e7\(1次)
  • \u00e5\u0087\u0080\u00e7\u0095(1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