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禅是总持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我们能够相信,修持这一法真是火中生莲,如同金钵罗花一样,不是一佛二佛所种善根,不然的话,不相信怀疑啊!即使今生没有..

心是一切生命的本体,是心主宰着世界的生灭变易。人的死亡是身体的败坏,身体只是因缘和合的物质,但是真心永远不死,轮回中受生受报的是我们的心识作用。所以,是心在十法..

目犍连尊者的故事佛的十大弟子各有擅长,那如何证得这些成就?要通过持戒、修定、经教学习得到。诸弟子中间,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共有六种神通,佛教讲六道,我们凡夫有没..

我们内心很多负面的情绪,很多的盗贼要偷走我们已经成就的功德。这个时候佛陀劝我们说:你应该怎么安住呢?你要安住在真理,不要安住在感觉,不要老是跟着感觉走、跟着情绪..

世上有没有三百岁的老和尚,末学不得而知。此处所说三百岁老和尚是指年龄总数接近三百岁的三位老和尚。其中两位年逾百岁,一位九十岁。“慈悲念佛”,“持戒念佛”,“念佛..

过去在迦叶佛的时代,有兄弟二人一起出家求道。哥哥每日精进持戒、诵经、打坐修习禅定;弟弟则勤于向施主们募化,并以所得的财物来广修种种福德。到了释迦文佛出世的时候,..

【原文】客曰:常闻律门生弘毗尼,死归净土,究竟与净宗异耶,同耶。答曰:律门虽则重在戒律,略兼持名,究竟同归净土一也。是以律门自古以来,诸大律师,多信净土。何以故..

怎么知道有前生,乃至无量的生命呢?这样的观察思惟就很重要。就是说我们要知道有前生,当然不能从外在的物质去判断,你冷静的观察你内心的变化,你就知道有前生。就是说我..

我们修行,行住坐卧都不影响你修行,吃饭不影响你修行,迎宾待客也不影响你修行。只要你三业清净,不做非分的事情,不打非分的妄想,不起非分的念头,这个迎宾待客你怕什么..

佛陀问一位在大树下正襟危坐的小和尚:“你说说看,你这样修行,有何心得?”“我修行全是为了学会神通变化的本事,至于什么持戒、布施,我没有半点兴趣。”“神通变化好比..

热搜词

  • 学佛(1165次)
  • 心经(706次)
  • 地藏经(634次)
  • 净界法师(586次)
  • 修行(156次)
  • 佛陀(143次)
  • 楞严经(121次)
  • 放生(121次)
  • 持戒(110次)
  • 观音菩萨(110次)
  • 功德(106次)
  • 往生(99次)
  • 弥勒佛(94次)
  • 释迦牟尼佛(93次)
  • 戒律(93次)
  • 无量寿经(92次)
  • 吃素(92次)
  • 法华经(90次)
  • 护法(90次)
  • 普贤菩萨(88次)
  • 素食者(87次)
  • 金刚经(86次)
  • 念佛(85次)
  • 大悲咒(84次)
  • 阿弥陀经(83次)
  • 文殊菩萨(82次)
  • 莲花生大士(78次)
  • 素食日(77次)
  • 瑜伽师地论(76次)
  • u00e5(75次)
  • 药师佛(75次)
  • 素食(75次)
  • 素食主义者(71次)
  • 素食主义(70次)
  • 药师经(70次)
  • 清芳庙(69次)
  • 普门品(68次)
  • 素食汉堡(68次)
  • 地藏菩萨(65次)
  • 华严经(58次)
  • 长阿含经(57次)
  • 素食厨师(48次)
  • 黄财神(41次)
  • 孔雀明王(34次)
  • 奥地利(29次)
  • 二十四诸天(28次)
  • \u00e7\u00b4\u00a0\u00e9\u00a3(4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4次)
  • \u00e5\u00bf\u00b5\u00e4\u00bd(4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4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