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诸行无常。这是无常概念的建立。一、诸行无常行者,造作迁流义。此中言「诸行」者,泛指一切有为诸法。 常者,恒时固实不变义。谓一切有为法的存在,当..

为什么迷悟的不同就会创造十法界呢?这个概念就值得我们了解。当然体没有什么好了解,反正就清净本然,你只要直下承当就好,但是这个作用甚深,我们应该了解一下。看这个表..

哪五种过失是透过无分别智可以次第远离的?一、远离外道我执处故;二、远离未见真如菩萨分别处故;三、远离生死涅槃二边处故;四、远离唯断烦恼障生喜足处故;五、远离不顾..

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起一些重大的烦恼贪瞋痴,造一些杀盗淫妄的罪业。这种烦恼罪业的生起,它的病根只有一个,就是颠倒妄想。佛陀解释颠..

造作等流果纵生人中,爱乐杀生等事。前面的领受是约外在的果报,这个造作等流是约你内心的状态,就是等流习气。你过去生杀生,除了让你到三恶道乃至于寿命短促以外,你来生..

我们在修行当中有时候经常很沉闷,有时候很烦恼、苦恼。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心中很多的欲望。我们过去会产生错觉,总是觉得有欲望是快乐,因为有欲望就会得到满足,有满足就..

我们一般人还没有成就圣道之前,是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都具足。我们曾经做慈善事业,也曾经造了很多的罪业,只要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以有所得的心去创造的业,都叫有漏种子..

等流果是个人所领受的。有两种:第一种,领受等流;第二种,造作等流。先看领受等流。二、等流果。领受等流果谓出恶趣,次生人中,如其次第,寿量短促,资财匮乏,妻不贞良..

前面的安乐道讲到苦乐的问题,这一块我们全部讲完了。这个以后,谈解脱的问题,就是解脱道。三法印,有三个法来决定你是不是解脱。怎么知道我的生命能够解脱呢?要看你的生..

我们讲因果同时,借缘显现。从因果转变的角度,佛教是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那么我们要知道,业是怎么来的?怎么会有业?为什么苹果掉下来,它不是一个业?所..

热搜词

  • 学佛(3632次)
  • 素食(2426次)
  • 佛陀(2019次)
  • 吃素(1911次)
  • 地藏经(1611次)
  • 净界法师(1589次)
  • 修行(1483次)
  • 往生(1464次)
  • 心经(1430次)
  • 放生(1391次)
  • 念佛(1286次)
  • 地藏菩萨(1276次)
  • 释迦牟尼佛(1226次)
  • 素食者(1068次)
  • 楞严经(1023次)
  • 金刚经(1011次)
  • 功德(975次)
  • 华严经(878次)
  • 素食主义(851次)
  • 观音菩萨(850次)
  • 持戒(849次)
  • 护法(844次)
  • 大悲咒(829次)
  • 戒律(765次)
  • 阿弥陀经(745次)
  • 文殊菩萨(712次)
  • 无量寿经(709次)
  • 素食主义者(701次)
  • 法华经(682次)
  • 普贤菩萨(650次)
  • 普门品(562次)
  • 药师佛(447次)
  • 药师经(358次)
  • 弥勒佛(348次)
  • 素食日(339次)
  • 莲花生大士(302次)
  • 瑜伽师地论(288次)
  • 素食汉堡(274次)
  • u00e5(263次)
  • 长阿含经(237次)
  • 云南(209次)
  • 素食厨师(190次)
  • 黄财神(178次)
  • 孔雀明王(143次)
  • 奥地利(108次)
  • 清芳庙(98次)
  • 二十四诸天(80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21次)
  • \u00e7\u00b4\u00a0\u00e9\u00a3(18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18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