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我们看第三个意业。前面是身口,身口当然是共于五戒的,这个意业就不共于五戒了。我们看看它的内涵。这个意业的调伏有三个:第一个,调伏贪欲;第二个,调伏瞋恚;第三个,..
我们看第三个意业。前面是身口,身口当然是共于五戒的,这个意业就不共于五戒了。我们看看它的内涵。这个意业的调伏有三个:第一个,调伏贪欲;第二个,调伏瞋恚;第三个,..
佛陀在诠释逼迫的时候,他是分成三个次第来诠释。就是应该怎么来修这个逼迫性呢?首先佛陀指示逼迫的相状,叫示相转此是苦,逼迫性。佛陀用很简单的比喻说,三界无安,犹如..
我们对于痛苦应该持什么态度呢?你不能逃避,也不能断除,你只要了知就好。佛教对于结果是采取认命,因为你逃避不了。所以这个地方是要你知,我们对痛苦的态度是了知,是觉..
我们现在有两个问题要注意:第一个先检查自己的行蕴,你活了这么多年,到底你的等流性在十法界里面你是属于哪一个?稍微对一下,先把行蕴找出来。第二个用想蕴来调整行蕴,..
四空定,佛陀对它是诃责的,因为它是暗钝。所以智者大师给四空定一句话,说是为三昧酒所醉。因为你在那个地方,一下子虚空,一下子识;一下子有想,一下子无想,你根本对解..
我们在修行当中,有发心、修行、证果。发心就是成佛的亲因缘,就是种子,就是你对未来的规划如何。我们净土宗两个规划:第一个求生净土;第二个圆成佛道。短期目标求生净土..
天人的身心果报,我们从经典上跟祖师的传记,得到两个消息,它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先讲它的优点。你看阿迦曼尊者传。阿迦曼尊者是泰国一个比丘,他四九年入涅槃。我们看他..
什么叫破坏善根呢?以杀生来说。你杀生,杀完了以后,你赶紧忏悔,就算你没有忏干净,你有惭有愧,顶多就是多病。身体生病,起码你还可以修学佛法,还是走在菩提道上。但是..
第二个就是调伏我们的颠倒妄想。我们第六意识有很多的妄想,但是有些妄想是不障碍你往生的,叫作表层妄想。表层妄想不可怕,你只要佛号提起来,它就消失掉了。但是有一种妄..
彼诸菩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非佛智力,无能知者。若欲行时,宝华承足。此诸菩萨非初发意,皆久植德本。于无量百千万亿佛所,净修梵行,恒为诸佛之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