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于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故;离一切障故。如理思维到底是思维什么道理呢?简单地说,就是思维一切法唯有识性,就是观察这一切法都是你的一念心..
于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故;离一切障故。如理思维到底是思维什么道理呢?简单地说,就是思维一切法唯有识性,就是观察这一切法都是你的一念心..
一个念佛人必须要以此缘生无性之一念,念彼无性缘生之佛名耳。这个很关键,就是念佛的启动点这一念是怎么样呢?必须从空性的真如里面去启动一念的佛号。成败就在这句话而已..
什么叫无益苦行?外道是这样想的,他认为说,我们每个人来这个人世间都有业障,你也有业障,我也有业障,这个业障是固定的。那怎么办呢?我得赶快把它消掉,消业障。怎么消..
在唯识的教法当中,把胜义的道理分成四种:第一个,世界胜义。世界胜义主要是一种人天乘的道理,讲到世间的因果关系。造善一定可以招感安乐的果报,造恶决定招感痛苦的果报..
佛法对人生的解释,是从因缘的角度来解读人生的,说诸法因缘生。当然,这个观念世间慈善家也提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但是世间人在提出因缘观..
我们现在是叫做现在,那我们现在对望过去,就是过去跟现在这一块的因缘,我们叫做承受果报。佛教徒对于承受果报,你看佛陀的开示,只有让你看破、放下,佛陀不把心思放在这..
在三界的修习叫做分秒必争,你必须想办法在堕落三恶道之前出来。这样讲就简单了。如果你一堕落三恶道,那就非常麻烦了。因为我们好不容易听闻佛法,栽培各式各样的善根,一..
复有三乘,须历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会归摩诃衍道,佛即为说般若。故云:从初得道,乃至泥洹,于其中间,常说般若,则般若亦通前后明矣。那么有一种三乘的修行者,声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