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诸位,你说我学《法华经》,我继承什么家业?你继承两个家业:第一个,自性清净心。你起码知道你一天到晚起烦恼心中,你的本性是清净的,这第一个家业,这个家业对我们很重..

知一切法当体即空,非灭故空,不必等到它消失。这个空性的好处就是当体即空。为什么空?因为你的存在要靠因缘。如果你有实体,你就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自己就会出现,如果你..

我们一开始在安住真如的时候,第一个先离一切相,先找到一念的清净心,它是没有相,但是没有相就变成没有作用了,因为心性它一定是即空要有即假,它一定要有作用的,才能够..

其实妄想、执着是长时间被我们忽略了。我们一般在修行强调调伏烦恼,灭除罪障。净罪集资忏悔业障,集积资粮。但是烦恼跟罪业都是生灭法,《楞严经》说了,当处出生,随处灭..

智者大师把我们从凡夫到成佛的修学分成两大部分,这当中是以初地做一个界标。就是在初地之前叫做缘修,因缘的缘;初地以后叫真修。什么叫缘修呢?就是我们在初地之前,我们..

丙一、莲华二义:一、出水义,出离污泥浊水故。二、开敷义,以胜教言开真理故。四种莲华:一、泥里莲华,喻凡夫心中妙法。二、浊水莲华,喻二乘心中妙法。三、清水莲华,喻..

我们这次净土宗的修学,有三种忆念,就是你必须要去观照三个:第一个,忆念真如。破除妄想、开显真实。这个有助于我们保持正念。第二个,忆念弥陀。我们在这个地方提出五点..

佛陀他是一层一层的摄事入理。其实这个摄事入理不但是佛法有,其实世间的道理也是有的。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有一天,孔夫子的大弟子颜回跟孔子说:老师啊,我跟着您学这..

如何养成圆顿种性?只有一个方法──多闻熏习,如理思惟。这样子的熏习,遇境逢缘你就知道观照,观照真如,简单讲就是正念真如。真如有二个观:一个观察如实空,一个观察如..

我们看戊三的结叹六度功德。我们如法地透过理观来带动事修,事修来修学理观、帮助理观,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好,我们看这个《解深密经》:《解深密经》云:一切波罗蜜多,..

热搜词

  • 学佛(3561次)
  • 素食(2404次)
  • 佛陀(2000次)
  • 吃素(1886次)
  • 地藏经(1562次)
  • 修行(1458次)
  • 往生(1447次)
  • 净界法师(1440次)
  • 放生(1367次)
  • 心经(1338次)
  • 念佛(1265次)
  • 地藏菩萨(1256次)
  • 释迦牟尼佛(1202次)
  • 素食者(1043次)
  • 楞严经(1001次)
  • 金刚经(985次)
  • 功德(955次)
  • 华严经(858次)
  • 持戒(831次)
  • 素食主义(830次)
  • 观音菩萨(827次)
  • 护法(822次)
  • 大悲咒(804次)
  • 戒律(744次)
  • 阿弥陀经(718次)
  • 无量寿经(690次)
  • 文殊菩萨(689次)
  • 素食主义者(679次)
  • 法华经(667次)
  • 普贤菩萨(629次)
  • 普门品(536次)
  • 药师佛(438次)
  • 药师经(346次)
  • 弥勒佛(333次)
  • 素食日(331次)
  • 莲花生大士(291次)
  • 瑜伽师地论(278次)
  • 素食汉堡(261次)
  • u00e5(253次)
  • 长阿含经(212次)
  • 素食厨师(182次)
  • 黄财神(165次)
  • 孔雀明王(132次)
  • 奥地利(100次)
  • 清芳庙(95次)
  • 二十四诸天(73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18次)
  • \u00e5\u00bf\u00b5\u00e4\u00bd(18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18次)
  • \u00e7\u00b4\u00a0\u00e9\u00a3(18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