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在净土宗的往生因缘当中,有两种的差别。第一种叫做随业往生:这个随业往生,就是说这个修行人在今生当中,已经成就了念佛三昧,在三昧的加持之下,产生一种强大的业力,就..

无四恶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道。多有天人,诸声闻众,及诸菩萨,无量万亿,庄严其国。净土的正报,很重要的一个观察点,就是这个国土有没有三恶道。所有的净土都没..

明光义 ─ 复次,由无量光义,故众生生极乐,即生十方。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明寿义 ─ 由无量寿义,故极乐人民,即是一生补处,皆定此生成佛,..

首先我们要先从空性的角度来解释人生,这个中道它也是先从假入空,别教的中道解读人生,它是分成次第的,它是次第三观的,先空、次假、后中,不像圆教直接地契入即空即假即..

丙二、迷真起妄真本无阴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迷执故有..

我们来看甲二的内破魔境。这地方有三段,一、总标五阴之相;二、正明五阴魔境;三、结示迷悟得失。所有的魔障都跟五阴有关系,跟五个元素有关系色、受、想、行、识。所以我..

诳是以不实的言词来欺诳他人,以方便造作种种的事情,这跟诈不太一样。诳习交欺,发于相罔,诬罔不止,飞心造奸,如是故有尘土屎尿,秽污不净。诈跟诳都是欺骗,只是前面的..

佛陀劝诫:十方诸佛如来,以他的智慧眼来对待这个瞋恚,就像锐利的刀剑,可以说是伤人伤己。菩萨见到心中有瞋起,就像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躲开诛戮(杀戮)。你看我们一个人在..

我们这一科讲到明藏性即水大性。前一科是先破妄执。也就是说,我们一般凡夫都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的结果会产生两种情况:第一个,我们认为一切法是因缘生,外在的因缘创造..

阿罗汉有三种功德,无生、杀贼、应供。这以下会说明。诸漏已尽是指杀贼。阿罗汉的修行,他的智慧主要的切入点就是无常,他不管观什么都是生灭无常。比方说,三界果报的痛苦..

热搜词

  • 学佛(3555次)
  • 素食(2404次)
  • 佛陀(2000次)
  • 吃素(1886次)
  • 地藏经(1554次)
  • 修行(1458次)
  • 往生(1447次)
  • 净界法师(1436次)
  • 放生(1366次)
  • 心经(1327次)
  • 念佛(1265次)
  • 地藏菩萨(1256次)
  • 释迦牟尼佛(1202次)
  • 素食者(1043次)
  • 楞严经(999次)
  • 金刚经(985次)
  • 功德(955次)
  • 华严经(857次)
  • 持戒(831次)
  • 素食主义(830次)
  • 观音菩萨(827次)
  • 护法(822次)
  • 大悲咒(804次)
  • 戒律(744次)
  • 阿弥陀经(718次)
  • 无量寿经(690次)
  • 文殊菩萨(689次)
  • 素食主义者(679次)
  • 法华经(666次)
  • 普贤菩萨(629次)
  • 普门品(536次)
  • 药师佛(438次)
  • 药师经(346次)
  • 弥勒佛(333次)
  • 素食日(331次)
  • 莲花生大士(291次)
  • 瑜伽师地论(278次)
  • 素食汉堡(261次)
  • u00e5(253次)
  • 长阿含经(212次)
  • 素食厨师(182次)
  • 黄财神(165次)
  • 孔雀明王(132次)
  • 奥地利(100次)
  • 清芳庙(95次)
  • 二十四诸天(73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18次)
  • \u00e5\u00bf\u00b5\u00e4\u00bd(18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18次)
  • \u00e7\u00b4\u00a0\u00e9\u00a3(18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