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净土宗是一种佛力加被的法门,如果按照密宗的说法,它是一种本尊相应的法门。净土宗修行的特点,简单的说就是要你能够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以在净土宗当中,不管你..

我们调伏心中的爱取,不是说我们贪爱外在的世界,其实我们没有一个人会贪爱外在的世界,我们真正在乎的是我们生命当中留下的这种快乐感受的影像,我们真正在乎的是心中的影..

【师之耳提面命,开导学人,本诸经论,流自肺腑。故不拘贵贱贤愚,男女老幼,凡有请益,必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之实事真理,谆谆教诲,令人深生憬悟..

声 明:“净土教观学苑”、“净界和尚”这两个微信公众号为上净下界法师创办和领导的净土教观学苑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平时发布的文章均为净界法师的讲经内容,理念秉承佛陀..

儒家思想认为什么是好人?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能够启发道念。他今生通过学习,努力改变自己。什么叫作坏人?他也不好好学习,放纵邪恶的欲望。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把过..

整个思想就在这一句话“则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几乎所有古德在解释这一段经文的时候,重点都扣在这一句话。这一句话,会让我们对心性有更深层的了解——我们想要安..

我们中国人经常要去算八字、算命,其实这个是有道理的。就是说一个人出生的时候,你阿赖耶识的确累积很多的业力,那你就有不同生辰八字的差别。但是,假设你是一个修行者,..

第一个弥陀大愿力,就是佛力不可思议,你对弥陀本愿的摄受,要完全有信心,你相信他有足够的力量来救拔你,你要相信这件事;第二个自性功德力,就是你在念佛的时候,你那个..

我们净土宗很重视临命终,你平常千念万念,就是求得临终正念。所以这个临命终对净土宗来说,可以说是判定一个人成功失败的标准。所以我平常跟烦恼很多次的作战,有时候成功..

我们总有一天会到达死亡。我们绝对不能忽略了烦恼的势力,你平常都不对治它,临终的时候就有问题了。比如房间里面有垃圾,你不去扫它,它不会自己消失掉。这是因缘所生法,..

热搜词

  • 学佛(3569次)
  • 素食(2404次)
  • 佛陀(2000次)
  • 吃素(1887次)
  • 地藏经(1570次)
  • 修行(1458次)
  • 往生(1448次)
  • 净界法师(1447次)
  • 放生(1368次)
  • 心经(1349次)
  • 念佛(1265次)
  • 地藏菩萨(1256次)
  • 释迦牟尼佛(1202次)
  • 素食者(1044次)
  • 楞严经(1001次)
  • 金刚经(985次)
  • 功德(955次)
  • 华严经(858次)
  • 持戒(831次)
  • 素食主义(830次)
  • 观音菩萨(827次)
  • 护法(822次)
  • 大悲咒(805次)
  • 戒律(744次)
  • 阿弥陀经(718次)
  • 无量寿经(690次)
  • 文殊菩萨(689次)
  • 素食主义者(680次)
  • 法华经(667次)
  • 普贤菩萨(629次)
  • 普门品(536次)
  • 药师佛(438次)
  • 药师经(347次)
  • 弥勒佛(333次)
  • 素食日(331次)
  • 莲花生大士(291次)
  • 瑜伽师地论(278次)
  • 素食汉堡(262次)
  • u00e5(254次)
  • 长阿含经(212次)
  • 素食厨师(182次)
  • 黄财神(165次)
  • 孔雀明王(132次)
  • 奥地利(100次)
  • 清芳庙(95次)
  • 二十四诸天(73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18次)
  • \u00e5\u00bf\u00b5\u00e4\u00bd(18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18次)
  • \u00e7\u00b4\u00a0\u00e9\u00a3(18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