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问:这样的话,日常修行当中,要怎么样忆佛念佛才会去佛不远?净界法师答:那就是你自己要创造一个音声,就是你要跟佛陀感应,你一定要把佛陀现前,你要把音声创造出来,然..

净土宗是一种佛力加被的法门,如果按照密宗的说法,它是一种本尊相应的法门。净土宗修行的特点,简单的说就是要你能够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以在净土宗当中,不管你..

第一讲第二讲第三讲第四讲第五讲第六讲 (第一讲)《禅观与净土》破障篇,诸位法师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好,请放掌。学人这次跟大家讨论的主题,是我们佛教的破障法..

(第一讲)学人这一堂课,跟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是佛教的忏悔法门。在正式讲到课程之前,我们先简要的说明,我们为什么要修学忏悔法门。唯识学讲到我们生命的现象,它用一句..

《金刚经》说菩萨他一生的修学只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云何应住?第二个云何降伏其心?一个是安住,安住就是根本法门,你以什么为住,你的思想是以什么为标准;第二个就是云..

辛五、池观(一)结前启后次当想水。(二)明标池体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

业性是即空、即假、即中。这一点,我看智者大师讲到忏悔法门的时候讲得很清楚。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的开示也讲到。他说,忏悔是忏悔业障,你的所观境就是业。那么这个时..

比方说你念阿弥陀佛圣号,你创造一个音声:念从心起,声从口出,然后再把自己的声音听回去,音从耳入,这就叫做感应道交。它是创造音声:自念、自听。你把它创造一个音声再..

大家对孝道,大家都知道百善孝为先,但是什么是孝?我们也是含糊笼统、搞不清楚。蕅益大师就对这个孝、孝道这件事情,他就把它详细地说明,什么是孝道。在这个孝道说当中蕅..

第二念以后,就落入了分别变,我们看看这个怎么从「因缘变」落到「分别变」,我们看第二段:分别变--谓随分别势力故变,即六七识随自计度分别之势力故,变现境相,此有二类..

热搜词

  • 学佛(3597次)
  • 素食(2411次)
  • 佛陀(2007次)
  • 吃素(1893次)
  • 地藏经(1588次)
  • 净界法师(1473次)
  • 修行(1467次)
  • 往生(1454次)
  • 放生(1376次)
  • 心经(1369次)
  • 念佛(1269次)
  • 地藏菩萨(1264次)
  • 释迦牟尼佛(1210次)
  • 素食者(1050次)
  • 楞严经(1010次)
  • 金刚经(993次)
  • 功德(963次)
  • 华严经(866次)
  • 素食主义(837次)
  • 持戒(836次)
  • 观音菩萨(834次)
  • 护法(828次)
  • 大悲咒(810次)
  • 戒律(751次)
  • 阿弥陀经(725次)
  • 无量寿经(695次)
  • 文殊菩萨(695次)
  • 素食主义者(684次)
  • 法华经(674次)
  • 普贤菩萨(635次)
  • 普门品(545次)
  • 药师佛(439次)
  • 药师经(351次)
  • 弥勒佛(338次)
  • 素食日(333次)
  • 莲花生大士(295次)
  • 瑜伽师地论(283次)
  • 素食汉堡(269次)
  • u00e5(255次)
  • 长阿含经(216次)
  • 素食厨师(184次)
  • 黄财神(165次)
  • 孔雀明王(137次)
  • 奥地利(102次)
  • 清芳庙(95次)
  • 二十四诸天(75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19次)
  • 云南(19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18次)
  • \u00e7\u00b4\u00a0\u00e9\u00a3(18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