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在净土宗,当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生命当中会出现两种力量:一个是佛陀的加持力,一个是我们心灵的开创力,佛力跟心力的交互作用。我们先看佛力。我们要有佛力的加持,..

我们再看第二个,第二个很重要了mdash;mdash;相随心转。那么相由心生,指的是我们接触的第一个刹那,是不可改变的,是业力。第二个相状呢,就是这个心指的是第六意识的你的..

文:净界法师首先我们解释这个标题的意义,我们这一次的印祖《文钞》的两个主题:第一个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第二个主题是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第一个主题的内涵,就是属于..

圆破色阴超劫浊在整个五阴的对治当中,第一个所要对治的,最粗重的就是色阴;色阴所引生的根结,就是动静两种的结相。当我们开始在闻的功能当中,不再攀缘外在的声音,也不..

一个生死凡夫为什么加罪障呢?因为我们的生命当中,每一个人在流转当中,既有罪又有障,这种罪跟障的结合,就使令我们的生命充满了不确定,我们不知道,我们来生要飘到哪里..

云何菩萨其施广大?若诸菩萨于惠施中离娑洛想。前面是讲菩萨的一种相续的加持,这个地方讲广大。说是什么样的布施成就广大的功德呢?说菩萨在布施的时候,远离娑洛之想。这..

唯心识观是先远离对外境的执取,远离遍计执。我们讲遍计本空,思诸法如梦。其实外境没有好坏,好坏都是我们自己内心安立出来的。这个破遍计执,是思诸法如梦。诸法如梦破了..

所以蕅益大师他讲一个观念很不错,他说没有实体,你要可以从它的三个角度:未生无潜处,正生无住处,生已无去处。比方说,我们对一个东西产生贪爱,那个贪爱的活动,为什么..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闻熏就是我们反闻的一种观照智慧;精明,依止观照..

净土念佛法门它的特色,是一个他力门、果地教,也就是一般我们说的本尊相应法。既然是一个本尊所加被的法门,所以整个修学的目标,就是达到感应道交,因为你没有感应道交,..

热搜词

  • 学佛(3625次)
  • 素食(2418次)
  • 佛陀(2014次)
  • 吃素(1899次)
  • 地藏经(1606次)
  • 净界法师(1531次)
  • 修行(1471次)
  • 往生(1458次)
  • 心经(1400次)
  • 放生(1382次)
  • 念佛(1276次)
  • 地藏菩萨(1270次)
  • 释迦牟尼佛(1217次)
  • 素食者(1059次)
  • 楞严经(1016次)
  • 金刚经(1002次)
  • 功德(968次)
  • 华严经(871次)
  • 素食主义(847次)
  • 观音菩萨(843次)
  • 持戒(842次)
  • 护法(837次)
  • 大悲咒(824次)
  • 戒律(757次)
  • 阿弥陀经(738次)
  • 文殊菩萨(702次)
  • 无量寿经(701次)
  • 素食主义者(696次)
  • 法华经(678次)
  • 普贤菩萨(643次)
  • 普门品(552次)
  • 药师佛(442次)
  • 药师经(353次)
  • 弥勒佛(341次)
  • 素食日(335次)
  • 莲花生大士(300次)
  • 瑜伽师地论(285次)
  • 素食汉堡(271次)
  • u00e5(258次)
  • 长阿含经(234次)
  • 素食厨师(186次)
  • 黄财神(166次)
  • 云南(162次)
  • 孔雀明王(139次)
  • 奥地利(104次)
  • 清芳庙(96次)
  • 二十四诸天(76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20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18次)
  • \u00e7\u00b4\u00a0\u00e9\u00a3(18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