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其实妄想、执着是长时间被我们忽略了。我们一般在修行强调调伏烦恼,灭除罪障。净罪集资忏悔业障,集积资粮。但是烦恼跟罪业都是生灭法,《楞严经》说了,当处出生,随处灭..
其实妄想、执着是长时间被我们忽略了。我们一般在修行强调调伏烦恼,灭除罪障。净罪集资忏悔业障,集积资粮。但是烦恼跟罪业都是生灭法,《楞严经》说了,当处出生,随处灭..
出家人,时时刻刻自己管自己。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合乎戒律,不荒唐,要认真。佛殿僧堂均须恭敬,若吃多了放的屁极其臭秽,以此臭气熏及三宝,将来必作粪坑中蛆。——..
名闻利养是指使人堕落的名利,对于堕落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噬之以鼻的,可是许多人却都选择了堕落。因此对于这些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才能让我们远离堕落。我们不是生活在..
吃素不是佛教的戒律,而是一种非常良好的习惯,也是培养慈悲心的方法。佛教主张吃素,但不会强迫人吃素。生存条件与环境不同,饮食的方式也不同。汉地有食素的良好条件,寺..
我们刚出家的时候,老法师就教导我们说:“修行人就是要学减法,天天要减少习气毛病。”给大家讲个“ 朝三暮四”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有个宋国人养了一群猴子,猴子们特别..
有些人认为一定要用财物来供养上师才好,这方面该如何抉择?索达吉堪布说:有些人总抱怨:“哎哟,我福报太浅薄了,别人都能供养上师,我连一分钱的供养也没有。”实际上,..
欲界众生的心刹那不住,始终散乱、耽著于外境,因此得不到真实的快乐。古代禅师们常以禅悦为食,而现在人如果也能修习禅定,不仅可以让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还能保有良好心..
佛法不是出世间法吗?为何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具足出世间之功德者,人人都会生起羡慕之心并加以赞叹。那么这种功德又是如何生起的呢?作为修行者,我们只有得..
有些人见到有缘的上师就开悟了,这种成功能否复制?一般人学佛的道路是怎样的?索达吉堪布说:很多人不懂佛法,认为有一个大上师、大堪布、大活佛给我加持就马上把我修行道..
学习净土法门以后,大家一定要抓紧时间修行。现在我们获得了这么好的人身,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好好修行,一旦死亡来临就很难解脱了。我们不要指望死亡来临或者身患绝症时才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