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七觉支又称为七菩提分,俱舍论谓之七等觉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觉有觉了觉察之义。觉法分七种,故曰支。七觉支就是修行解脱者,要培养心灵七个方面的觉醒,使烦恼逐渐消..
七觉支又称为七菩提分,俱舍论谓之七等觉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觉有觉了觉察之义。觉法分七种,故曰支。七觉支就是修行解脱者,要培养心灵七个方面的觉醒,使烦恼逐渐消..
开光就是一尊新的佛像塑造成功,启用典礼的时候,把佛像供养的意义跟大家说明白,这就是开光。开光是藉着佛像开自己般若之光,不是我们替佛像开光。佛是代表自性的性德,菩..
在寺庙里,我们看到文殊菩萨手持宝剑的造型。宝剑即是宝见。修行人最贵见地。见地若正,直达彼岸;见地若不正,迂曲曲折,难达涅槃城。正确的见地是宝,也最为重要。见地,..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弟子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现今很多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未必知道长短不同的佛珠所包涵的意义。根据藏经..
今天变换一个方式,你们大家推选一个人出来讲开示。光听,自己不学着讲,总以为自己懂了,知道了很多;真正让自己讲的时候,才能够觉察到自己懂得很少,很多知识都不懂。如..
一提到学佛,大家总会谈到自己的时间不够,怕自己学不好佛,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如果你真的没有时间去打坐、诵经、拜佛的话,你一心一意地去做世间的工作,本身就是..
‘无有忧思’,“信心坚定,智慧明了,于世无虑,于法无疑,故无有忧虑之思”。这就说明真正修行,想在这一生有个结果,必须具备的条件,你还有没有忧虑?还有没有牵挂?为..
我们要讲究卫生。佛是特别讲卫生的。以前古代的印度也不是特别讲究卫生,但是释迦牟尼佛是特别讲卫生的,出家人有很多戒律,里面很多都和卫生有关,特别要讲卫生。现在有些..
我们要想积功累德,一定要保持心平气和!不被外面境界所转,看到怎样不如意的境界也不发脾气、也不冲动,这样子你的功德才能够累积。功德累积多了,就开智慧,这是很要紧的..
一、修行功夫贵恒常很多初发心的人来问:“老和尚!弟子们在灵岩山寺打佛七,日日跟着维那、悦众师父们精进用功,太好了!用得法喜充满,心里有所依赖;但回家后要怎么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