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想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式,是慈悲。唐朝时,鄱阳湖闹水怪,经常兴风作浪,危害庄稼。有几个会持咒人去想要降服它,但第二天都死了。后来又来了个只会念《普门品》和《金..

我们现在学佛修行的状态是:有的在原地踏步,根本没有动过;有的进步了一点,但是又退回去了;有的虽然动了一下,但是没有进步。为什么会是这样?“我学佛这么多年,修行这么..

讲一些因果的故事给他听,启发他,希望他能够学佛,劝他学佛,跟我们自己一起修学,他得的利益就大;如果他不肯学,你单是诵经回向给他,力量不大。你如果真正修行,力量就..

这个人生啊,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可对人言无一二啊!我们人生里头经历爱别离呀、怨憎会呀、五蕴炽盛苦啊、求不得呀、生老病死啊,种种的磨难啊,一定要经历这么多的苦,那人..

今天堪布为我们讲的题目叫“什么是密宗”。在座的和不在座的对佛法当中非常殊胜的密宗有兴趣,有一些人通过不同的渠道在学习。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聆听堪布为我们讲解什么..

近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广州光孝寺方丈明生法师出席两会,代表佛教界向两会提出并建议将每年的清明节定为“全国素食日”,支持率空前高涨。01.佛教..

念死无常贯穿了我们修行、修道次第的整个过程。为什么我们要念死无常?就是因为我们对无常的感觉,对随时可能死亡的认知不深。所以这论里讲,要能够真正生起随念死心。什么..

有人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呢?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老狐狸问,“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问的话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法的法师,..

从鬼神到佛教护法以前有一个元珪禅师,他的修行很不错,开悟后住在茅棚里。有一天来了一个人,相貌庄严、气度不凡,在众眷属的簇拥下来到他面前。禅师没有特别在意,直接问..

修行要学会观察自己的心在修行佛法之初,大家首先要对“修行”二字建立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修行?首先,要学会观察自己的心。佛法不能离开自心,如果能时时..

热搜词

  • 学佛(1182次)
  • 心经(725次)
  • 地藏经(643次)
  • 净界法师(593次)
  • 修行(173次)
  • 楞严经(164次)
  • 佛陀(158次)
  • 吃素(146次)
  • 观音菩萨(144次)
  • 往生(142次)
  • 释迦牟尼佛(139次)
  • 戒律(136次)
  • 放生(134次)
  • 法华经(131次)
  • 念佛(129次)
  • 无量寿经(128次)
  • 普贤菩萨(127次)
  • 持戒(126次)
  • 大悲咒(126次)
  • 素食者(125次)
  • 文殊菩萨(123次)
  • 功德(122次)
  • 金刚经(119次)
  • 素食(113次)
  • 普门品(113次)
  • 药师佛(111次)
  • 弥勒佛(110次)
  • 素食日(108次)
  • 地藏菩萨(106次)
  • 护法(104次)
  • 莲花生大士(103次)
  • 瑜伽师地论(101次)
  • 素食主义者(101次)
  • 药师经(100次)
  • 华严经(98次)
  • 素食主义(95次)
  • 素食汉堡(86次)
  • 阿弥陀经(86次)
  • u00e5(83次)
  • 清芳庙(69次)
  • 素食厨师(64次)
  • 长阿含经(59次)
  • 孔雀明王(46次)
  • 黄财神(46次)
  • 奥地利(39次)
  • 二十四诸天(31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5次)
  • \u00e5\u00bf\u00b5\u00e4\u00bd(5次)
  • \u00e4\u00ba\u008c\u00e5\u008d(4次)
  • \u00e5\u00a5\u00a5\u00e5\u009c(4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