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父母生养了我们,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长大成人,虽然每位父母都不是那么完美,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这些问题,不能成为人们不孝顺父母的理由。例如有的父母脾气暴躁,有..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

修行要有大的生命观。我们一般都很容易“说的到,做不到。”道理都懂,但道理总是战胜不了我们生命中带来的各种力量。比如夫妻不和,谁都希望夫妻要好,却为什么总容易吵架..

问:利用神通修行正确吗?答:不正确,释迦牟尼佛就禁止用神通作佛事。为什么?如果以神通就是佛事的话,妖魔鬼怪都有神通;换句话说,佛跟魔你就不能辨别。佛菩萨确实有神..

居士住在寺院修行,在佛教中称为“挂单”。这也是从行脚僧到寺院投宿挂单引申而来。在汉传佛教中,“单”是指僧堂里的名单,行脚僧把自己的僧衣挂在名单之下,表示暂住,因..

人人都有冤亲债主杀生,吃肉,今生,前世,前前世世如果希望身边的人一生快乐,就把这真相,告诉他们!对这篇文章的认知,会关系到我们一生的命运,以及修行是否成就能看到..

《十善业道》是佛说的,这是入门,初学必修的功课。现代学佛人疏忽了,没有从这修,这一条是净业三福的第一条,十善业道。第一条里面四句话,第一句是孝养父母,第二句是奉..

一、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使自己能尽最大的努力修好十善业,积累往生的福德资粮。同时可以防止辛苦修积来的一点福报从说话之中流失掉,也可避免因口过而招来的..

佛法不离世间觉。佛到处都有,佛法就在生活当中、工作当中。我们天天都在念:“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哪里没有佛啊?你的单位里怎么没有佛呢?你的家里怎么没..

问:为什么修行过程中烦恼习气会更猛烈呢?在日常观修中,如果修得比较精进,有时候会发现烦恼习气会变得更猛烈。这是正常的现象吗?达真堪布答:没事,自己能够觉察到,这..

热搜词

  • 学佛(1182次)
  • 心经(725次)
  • 地藏经(643次)
  • 净界法师(593次)
  • 修行(172次)
  • 楞严经(164次)
  • 佛陀(158次)
  • 吃素(146次)
  • 观音菩萨(144次)
  • 往生(142次)
  • 释迦牟尼佛(139次)
  • 戒律(136次)
  • 放生(134次)
  • 法华经(131次)
  • 念佛(129次)
  • 无量寿经(128次)
  • 普贤菩萨(127次)
  • 持戒(126次)
  • 大悲咒(126次)
  • 素食者(125次)
  • 文殊菩萨(123次)
  • 功德(122次)
  • 金刚经(119次)
  • 素食(113次)
  • 普门品(113次)
  • 药师佛(111次)
  • 弥勒佛(110次)
  • 素食日(108次)
  • 地藏菩萨(106次)
  • 护法(104次)
  • 莲花生大士(103次)
  • 瑜伽师地论(101次)
  • 素食主义者(101次)
  • 药师经(100次)
  • 华严经(98次)
  • 素食主义(95次)
  • 素食汉堡(86次)
  • 阿弥陀经(86次)
  • u00e5(83次)
  • 清芳庙(69次)
  • 素食厨师(64次)
  • 长阿含经(59次)
  • 孔雀明王(46次)
  • 黄财神(46次)
  • 奥地利(39次)
  • 二十四诸天(31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5次)
  • \u00e5\u00bf\u00b5\u00e4\u00bd(5次)
  • \u00e4\u00ba\u008c\u00e5\u008d(4次)
  • \u00e5\u00a5\u00a5\u00e5\u009c(4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