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老易至,惜此时”,这句话警示我们生命短暂。我们自从出生以后,只有一件事情是勇猛精进,哪件事?走向死亡。人生难免一死,在这短暂的时..

一件衣服本来可以穿很多年,假如动作粗鲁,变得没穿多久都被扯坏了。孩子的习惯、动作很粗鲁,这个动作就会影响他的内心,孩子往后办事时就不会细心,不会轻柔。所以,我们..

“见不贤而内自省”,我们现在因为学传统文化学的比较晚,成年才学,所以有时候看不到问题。这叫习气使然,浑然不知,发觉不了。当局者迷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当看到别人的问..

“人”是什么?主要是指人心。它是不能分开的,人心一善,身体健康,然后风调雨顺。福地福人居,这个人善良,这个地方都受好的影响。人心一恶,什么癌症都有,三十年前哪有..

家庭如何达到和睦?必须建立在平等对待当中。假如待遇不平等,人心就不平,不平就会有对立冲突。

唐朝的颜真卿也写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们常常也听到上了年纪的人都会说,假如人生让我重来一次,我就不会如此。但..

人生第一要事不是赚钱,而是开智慧,增长智慧。没有智慧,人生就会错失良机,光是收拾这些错误的抉择,就消耗自己半载的人生。因此,生涯规划的第一件要事就是学习,要成长..

西方不讲求孝道,孩子成年以后,跟父母的联系就少,当父母晚年时,几乎就失去联系。如果孩子来看他一次,老人家会说:「我好高兴,我的儿子还没有把我忘掉。」我们听到这样..

《尚书》里面提到的:“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老子也说的:“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什么是天理、什么是常道,这个是明白人。不知道什么是做人的常道..

一般人觉得买了一件得体的衣服很漂亮,他认为很快乐。请问花很多钱去买一件昂贵的衣服,能快乐多久?可能两、三天,每天都要穿出去给别人看一下。但是这个卡刷下去之后,可..

孔子在《论语》里有一句教诲:“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最担忧的就是孩子有疾病和孩子从小养成坏习惯。“疾”,我们可以当作生病看,也可以当作坏习惯、坏毛病看。爱整洁的..

有些孩子从小学了英文,学了一些才艺能力,长辈就带着他到处表演,这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会觉得自己怎么样?“大人都给我拍手,大人还说要跟我学习,我好厉害!”好话听多了,..

“慕贤者当慕其心”,每一句经教都是圣贤人演出来的剧本。这一句“父母呼,应勿缓”,就是要长养我们的恭敬心。恭敬心从哪学?一个孩子的恭敬心一定从对他的父母开始,当他..

以至于从自身来讲,继续追名逐利,不断恶修善,可能我们造作的罪业,就夺走了我们的寿命,我们的福气了。到时候,金钱是没有办法换回寿命,没有办法化解灾难的。所以真正懂..

财色名食睡这些欲望得到满足,那好比是刺激,它不是真正的喜悦,真正的喜悦是人内心当中契入本善而感到无比的欢欣。..

教育孩子的时候很谨慎,“慎于始”。因为习惯成自然,坏习惯养成就不好改了。第一次出现状况能够纠正、能够警惕,可能他一辈子就不会犯同样这个错误了。..

慷慨的心才能品尝施舍的乐“物虽小,勿私藏”,我们教导孩子不要吝啬,不要把很多东西都视为自己的,要懂得施舍。假如孩子从小将任何东西都只想到归为自己,那他长大就会非..

现在水灾、风灾、火灾,甚至车祸、疾病,现象都愈来愈严重,主要的还是人心不善,感来的种种凶相。所以老子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这些凶相也是人自己做出来,..

没有学礼的人,他的人生就会增加很多阻力,因为一失礼,人家就不会帮助他,甚至于还会障碍他。假如我们时时处处都对别人很有礼貌,就会增加很多帮助我们的助力。..

一个人的痛苦,根源在哪?在迷惑、不明事理,他思想错误是他痛苦的根源。“知足常乐”,知足的人就不痛苦了,贪心的人给他再多的东西,他还是痛苦。所以唯有透过教育,让他..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