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健康国人就要回归素生活


素生活

一天劳碌结束,你的晚饭是青菜就白粥,还是麻辣香锅、水煮鱼?夜色阑珊,你是在台灯下静静地读书,还是在夜生活中透支精力?走在街上,你喜欢素面朝天,还是浓妆艳抹……生活中我们面临太多的选择,有简单,有繁复;有低调,有张扬;有荤,也有素。如今,疲惫不堪的都市人越来越意识到,也许,朴实无华的“素生活”才是抵御浮躁的一剂良药。

“素食”能长寿

清代文人朱锡绶说:“素食则气不浊”,可如今“气浊”的人却不少。越来越多的人经常在暴饮暴食、大鱼大肉下生活,肉吃得多,酒喝得也不少,而且往往追求重口味,油、盐放少了,觉得不香;辣椒、花椒放少了,觉得不过瘾,结果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肚子胀气,不是拉肚子就是便秘。

近年来,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发,恶性肿瘤也在人群中肆虐。其中,吃得不健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研究表明,代谢性慢性病以及结肠癌、乳腺癌等疾病,都与饮食不当有关。特别是大鱼大肉、少食蔬菜等高热量、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习惯,让很多人付出代价。以至于有人总结道:粗茶淡饭,才能长寿;吃得越好,“走”得越早。

从中医的角度看,大鱼大肉、油盐超标的重口味饮食叫做“肥甘厚味”,是养生的大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目前国人的餐桌的确过于“荤”和“腻”了,肉食原本应当唱配角,现在唱起了主角,油往往也超标。因此,崇尚素食或准素食应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理念。

专家教你“素食”:1.遵循营养膳食指南,每天总热量要控制住;2.每天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不超过150克,其中每天的肉量不超过一个拳头大,让肉菜以肉丝、肉末的形式和蔬菜混搭;3.油每天不超过25克;4.蔬菜一定要吃够,每天至少1斤,以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素容”最养颜

都说“女为悦己者容”。许多女性认为,化妆使自己更美,因此皮肤便成为了化妆品的“试验田”。每天早上,洁肤、爽肤、润肤、粉底液、胭脂、口红、防晒霜……是女性必要的功课,每天光化妆就至少用去30多分钟。晚上睡觉前,也是左一层右一层地抹。本以为能抵御岁月的侵袭,可结果却没能抵挡住过敏的烦扰,皮肤不但经常红肿痒,毛孔还越来越粗大。不少人暗暗疑惑,为何小时候什么都不抹,皮肤油光水滑的,现在成天呵护,反倒起副作用了?

东方健康产业网表示,经常化妆,特别是化彩妆的人,容易堵塞皮肤毛孔,导致暗疮的形成。尤其是夜间,皮肤需要休养生息,如果涂抹过多的化妆品,会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结果事与愿违。如果用了质量低劣的化妆品,时间长了,容易重金属超标,对身体的伤害更严重。

专家教你“素容”:1.少化浓妆,平时淡妆或不化妆,减少接触化妆品;2.全身衣服的色彩加起来不超过3种,衣服色彩以素雅为主;3.在服装的材质方面,尽量选天然的材质,如纯棉、麻、真丝、竹纤维等,尤其是内衣和睡衣等。

“素装修”污染少

老陈刚买了房,住了半辈子的“四白落地”,他决定好好装修一下自己的新家。中式、欧式、美式田园、地中海风格,每种都借鉴一点,墙刷得五颜六色,又配上大红大绿的家具。一开始觉得新鲜,半年后就受不了了,觉得一回家心情就烦躁,血压也不稳定。心理学家指出,家是休息的港湾,不能样式过杂、颜色过艳。强对比的色调会让人兴奋,弱对比的色调则具有沉静感。

国家室内环境质检中心主任、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宋广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在钢筋水泥构建的都市中,人们往往感觉冰冷、缺少人情味,因此渴望温暖,追求自由、舒适、健康的生活。体现在室内装修上,要本着经济适用和美观兼具的原则,那种不分场所、不分对象、极尽“豪华”的浮躁习气与奢侈浪费现象一定要杜绝。提倡“简装修”,还在于过多过杂的材料存在污染风险。一般来说,装饰材料中大部分无机材料是安全和无害的,而有机材料中部分化学合成物,如苯、酚、蒽、醛及其衍生物,具有浓重的刺激性气味,它们会在室内不断挥发,给你的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专家教你“素装修”:1.树立安全、环保、节能和节约的室内装饰装修消费观念;2.提倡简约、自然、淡雅的装饰风格,避免繁复的造型和大改造施工;3.选择节能产品。

“素心”才快乐

王先生家离单位不远不近,坐公交车30分钟就到了。看着身边的朋友都买了车,他心里一直痒痒的,好不容易游说家人买了车,才发现有车一族并不像当初想得那么潇洒。

第一个问题就是养车的费用。保险得买,油价上涨,停车费、过路费就像“小刀割肉”,再加上定期的维修保养,让本来就不鼓的钱包就更瘪了。第二个问题是累心。城市路况每况愈下,堵车带来的就是堵心;路上开车不规矩的人多,总是让人精神高度紧张;再就是找路、找停车位耗费精力。以前上班坐公交车,早上7点半起床,8点出门。现在有了车,得6点起,才能抢到车位。前不久,在经历了一次追尾事故后,王先生下决心把车卖了,平时坐公交车上下班,有急事打车,节假日出游就租辆车,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轻松和平静。

近年来,网上冒出了不少“炫富者”,他们在“秀”的同时,也引来骂声一片。但很多骂人者也承认,自己不过是“羡慕嫉妒恨”罢了,自己也想要那样的生活。再看众多商家的广告,无处不在的“尊崇”、“贵族生活”字眼对受众一再地暗示。

当前社会弥漫着一种追求物质满足的浮躁气氛,这种浮躁建立在一个肤浅、急功近利的社会评价体系之上,人们把物质享受、财富、权力当作人生的最大追求,而忽视了内心的真正渴望。“一个人要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少得多。可我们占有得越多,越觉得不满足,越觉得恐慌。其实,人们空虚的往往是内在,而不是物质。内心的充实、平和、温暖、自然,远比光鲜的外在更让人幸福和快乐。”

点赞推荐

自2021年以来,纽约市医疗体系的患者餐点默认选项已全面改为素食。最新发表于《美国生活方式医学期刊》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这项政策不仅得到患者高度满意,还能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在该医疗..

Mimi Kirk✪78岁,出生于1938年9月23日✪生食畅销书作家,国际知名讲师,生食厨师和教练✪四个孩子-2个女孩和2个男孩的母亲,有7个孙子✪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好莱坞长大✪素食超过40年,..

营业时间:10:30-21:00餐厅地址:大司马路城建嘉园西大门南侧(城建家园东大门南侧)人均消费:25 元电话:15335077288《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 孙诒让 间诂:“素食,谓食草木……《礼..

素食网@人生何求弟子正信至诚发愿,现今至未来劫,生生世世素食。祈愿国泰民安。正法久住。虚空法界,情与无情,同缘种智,共证菩提!素食网@天山我发愿:我愿生生世世不食众生肉,同众生结善缘不结恶缘,一心求生极..

挪威最近发布了更新的饮食指南,强烈建议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并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品的摄取量。指南中建议,每餐应包含水果和蔬菜,并每天食用多份全谷类食品。此外,红肉的每周最大建议摄取量已从500克降低至350克,并..

以一月为期倡导全素饮食的知名活动「Veganuary」最近公布了其2023年后续调查的结果显示,全球各地的人们在饮食习惯和观念上正在发生显著的变革,尤其是在将动物产品从饮食中移除方面。「Veganuary」是英国非营利性组..

中国微藻发酵公司 Protoga Biotech 宣布将推出一款微藻植物奶,该产品富含蛋白质及叶黄素,并无乳糖与胆固醇,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与美味的双重期待。Protoga 表示,这款产品是全球首款商业化的微藻植物奶,预计将于..

编者按:素食主义已经从早期的宗教信仰,走向现代出于环保意识,或为保护动物权利和维护自身健康为诉求。近年来,经调查,已经有占素食主义者44%的人走向了出于生态道德和动物伦理方向的文明反思与理性追求。人类的..

■东莞美食11月25日是国际素食日,这是一个自1986年开始来源于印度的一个节日,原称“世界无肉日”。这一天许多地方的屠房停宰、饭堂医院等会供应全素食品,越来越多的人在这天响应节日吃素,后来渐渐发展为一个世界..

“有得吃又有得学,这种关乎身体的养生活动我们最欢迎!”前天,在公明办事处田寮社区的禅味素食馆内,数十位社区居民齐聚一堂,共同品味“慈善养生素宴”。为推广养生常识,让社区居民了解更多日常实用的养生保健方..

在讨论全食植物性饮食时,我经常被问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从哪里获得蛋白质?”蛋白质已被广泛认为是一种神奇的常量营养素,显然很难以有效剂量获得。然而,这远非准确。让我们澄清植物性蛋白质中最常见的三个误解..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红 廖露蕾随着素食运动在全球的流行和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吃素。这场“从餐桌开始的革命”正在获得日益增长的关注。人们以有利于健康、有利于环保、有利于保护动物等理由加入到素食者的队伍..

副主厨师邝梓罡才二十六岁,年轻有为我还在念大学,年纪还小。想不到眼前这位素食餐厅副主厨师邝梓罡(Ken),竟然与我年纪相若。二十六岁的Ken显然与佛有缘,他学习烹调素食的动力,来自希望让别人吃得更加健康的心..

很多人以为不吃米饭和肉类会没力气,有人认为人类依*肉类和谷类提供蛋白质、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水果老人阿尼以68年的素食经验和他的身体与精神状况告诉我们--那是没根据的猜测。阿尼说:“很多医生告诉我,你需..

她年轻、貌美、吃素、住风力发电的环保房子,她是Chloe的首席设计师。她是Stella McCartne。她认为 “人类追求美和时尚,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琳琅满目的真皮皮包皮带皮鞋、珠光宝气的皮草大衣,人类..

长久以来,许多人都以为要吃肉才能得到营养,或是认为动物都是生来给人吃的,因此何许多人听到‘吃素’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吃肉有什么不好?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吃,我为什么不吃?’其实素食绝对是比肉食更具营养价..

核心提示:许多人因佛教信仰或是动物保护、改善环境的原因走上了吃素的道路。善愿之后,现实存在的不便也接踵而来。茫茫人海中,小众的素食者似乎显得很不入流,一些素食者也因为现实中的不便而逐渐放弃了自己的坚持..

爱迪生,美国著名发明家,曾有一千多项专利发明,包括留声机、电灯、麦克风及电影放映机等,有发明大王的美誉。爱迪生是因为健康的原因而改吃素的,汤马森.比特先生曾在《纽约太阳报》中这样评述道:“据他一个朋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犹太裔物理学家。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

    《素食生活》感恩您转发支持素食生活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素食生活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sushi/category/31/

最近更新

  • 植物性肉类营养超越传统肉品?最新研究揭示真相!
  • 吃豆胜过吃肉!健康、环境、成本全面超越肉类
  • 全球首创!用西瓜籽做的植物奶,挑战传统牛奶市场
  • 2050年全球升温再增0.32°C?肉品业应为环境负责?绿色和平报告大揭密
  • 700万家庭消费分析美国素食食品消费趋势:连续四年增长,消费者逐步转向植物性选择
  • 麦当劳宣布在英国试推全新「丝滑绵密」的纯素冰淇淋
  • 法国禁令遭欧洲法院驳回,植物肉合法使用「汉堡」「香肠」名称
  • 从肉类高峰到逐步减少,纽西兰的食品革命
  • 全球首款微藻植物奶即将问世,抛开乳糖与胆固醇带来全新健康选择
  • 纽约 Health +医院素食餐计划成功 患者满意度超过90%
  • NHS医院预设植物性餐点:省下百亿,还能救地球!
  • 欧盟减碳努力可能带来全球排放激增:解决之道在于素食
  • 联合国警告 全球粮食危机升级 2.5亿人面临粮食危机 根本原因竟是这个!
  • 为何脂肪是植物肉口感与风味的关键?
  • 吃素抗老!科学证实植物性饮食显著降低老化速度八周见效
  • 满足军人信仰需求 乌克兰纯素、洁食与清真军粮2024年底登场
  • 〈刺胳针〉研究被媒体歪曲,植物性食品被不当指责
  • 参与Veganuary后 98%人减肉成功,80%大砍动物性食品 28%人改吃素
  • 挪威饮食指南新风向 植物性饮食成为健康首选
  • 奥地利发布最新饮食指南 建议要以植物性饮食为主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