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2015香港亚洲素食展观察:素食产业发展日益壮大


2015年2月5日到7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亚洲素食展及乐活博览。早早就通过素食星球知道了这个消息,期待了好久,今天终于如愿去参观啦~我特意早起,转了N次地铁,冲到会场才发现去早了,人家11点才开始呢。绕着外面走了一圈,能看到会场里面的工作人员还在布置展位;会场外来参观的人也慢慢聚集起来,我观察了一下,发现来参观的大多都是五六十岁左右的阿姨伯伯,年轻人相比要少很多。

进入会场之后觉得会场挺大的,人也挺多。

我在看展期间绕着会场走了好多圈,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见闻吧~

展会上出现的产品种类非常丰富,大部分是食品--从新鲜蔬果、香草、干货(菇类藻类)、到主食(面条,面包)、油脂(亚麻籽橄榄葵花椰子山茶芝麻…)、零食(糖果蜜饯、巧克力、酥饼、薯片、曲奇…)、到豆制品、饮料(各种酵素、醋、茶、咖啡),各种食物几乎应有尽有;除食品还有榨汁机面条机等厨房小家电,以及护肤品精油类产品。

1.好多零食!

我自己超级喜欢吃零食,所以先介绍零食吧!在会场可以看到各种零食,下面那张图是德国产的蔬果干,味道虽好价格可不便宜,一袋(比旺仔小馒头最小的那种包装还小!)港币十元,估计只能当作奢侈偶尔享受啦!

来展会之前我不知道巧克力还可以是素的!今天尝到了好几种素食巧克力,味道都不错,选择吃素不一定意味着放弃巧克力哦~

喜欢吃巧克力者说不定还可以考虑一个更健康的替代者――角豆,它看起来黑黑不起眼,形状跟普通豆荚差不多,但吃法很特别,似乎只需晒干(也许轻微发酵了?)就可以吃了。

参展商说它可以作为巧克力的替代品,我尝了一下,刚开始略失望,因为它并没有巧克力的味道,但细细一嚼发现味道还不错,有种质朴的木本香气,吞下去之后口腔还有点回甘。说它能成为巧克力的替代品是“以貌取人”了(因为它和巧克力都是深棕黑色的),但忽略商家的这个噱头,角豆本身是挺不错的零食。

2.更环保的护肤方式

展会上有不少护肤品牌参展,我一个都没听说过!它们的包装清新典雅,试用了一下味道也淡淡的,让人觉得好舒服~我想长期用它们对自己的皮肤也会很好吧!

3.会场还有小菜园

让人觉得有点惊喜的是一个展位卖种子和各种园艺用品,还有好多新鲜蔬菜!

进入他们的展位发现别有洞天,他们还有帮人建屋顶、阳台菜园的业务!

嗯,8000块港币一个小菜园,是不是有点贵?

他们的卖点是水培技术,考虑到这个,也许8000块也不算特别贵?

4.节庆食品

年关将至,展会上也有好多充满节日气氛的食品。

看到那么逼真的海参鲍鱼是不是有点吃惊呢!也真是佩服师傅们的巧手!

5.豆制品

素食者们能够保持健康,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多样的豆制品提供的营养,豆制品也是素食者们发挥想象力的沃土。不过我对于各种仿肉的豆制品态度有点复杂;一方面看这些惟妙惟肖的豆制品非常有趣,但另一方面,看到有些仿真“过度”的豆制品又觉得它们其实破坏了素食的精神。

这是会场一个台湾公司的宣传单。

我尝了一下,“麦克鸡块”的味道质地都相当接近我记忆中的麦乐鸡块。

热狗、腌鸭、白切鸡、牛肉饼、牛排…都有素食版本。

这个“素腌鸭”的包装。不过这种加工食品在人们的意识中与“健康”相差甚远。(编者注:这类产品更多用于家庭聚会。素食的年轻人为了安慰长辈,同时也为了能够延续过去的节庆和家庭风俗,比如有的家庭过年要吃鱼和鸡图吉祥,使用素鸡和素鱼的话,可以不必杀生,还能为惦记传统的长辈保持节日的习俗。)

加拿大两位社会学教授对美国“吃货们”的研究发现,现在人们表示自己吃货地位的策略是宣称自己只喜欢天然的、传统的、新鲜的甚至只是本地的食材,工业化食品是所有吃货摒弃的。从我们现在食品广告和包装也可以看出人们对“天然”的追求。比如展会上大多食物的包装都采取大地色系,而不是鲜艳的颜色。

工业化产品将食物过度加工,极力降低成本,添加各种添加剂来使人们上瘾,危害健康。以麦乐鸡为例,假如没有人告诉我们那是鸡肉,谁能吃出来那是鸡肉呢?它是麦当劳应对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反感红肉推崇白肉的产物;麦当劳老总命令供应商研制出一款没有骨头方便人吃的鸡肉产品,经过多次试验,与午餐肉、牛肉饼相同思路的麦乐鸡诞生了。只不过麦乐鸡比牛肉饼还要“虚伪”,它并不是绞碎的鸡肉,根据MichelPollan的分析,麦乐鸡56%的配料其实是玉米和其多样的衍生物,所以其实如果严格按照配料比重,麦乐鸡应该改名叫麦玉米!这款产品如此成功,麦当劳成为全美最大的鸡肉采购商,可以说麦乐鸡定义了鸡肉――孩子们认为鸡没有腿没有翅膀,身上长着的一块块生的麦乐鸡!

(美国孩子们,也许不止孩子们,想象中的鸡。)

从另一个角度,我认为仿肉豆制品的问题在于它假设食素者还是想吃肉的,只是他们太可怜的没办法吃真的肉,因而用豆制品寻求心理安慰…事实未必如此,我遇到的很多茹素者根本放弃了对肉的念想,豆就是豆,豆腐就是豆腐,没必要做成肉的形状。这样的豆腐才真正让人觉得心安呢!

6.会场还有帅大厨!

除了产品,这次展会比较有意思的是主办方邀请近十位国内外素食名厨,为大家展示如何做出好吃的素食菜肴。

我全程观看了一名叫作NathanLyon的洛杉矶大厨的部分,他介绍了两款沙拉的做法,一个是冷食的菜瓜沙拉,另一个是炒过的孢子甘蓝拌苹果。两款的原料和做法都很简单,用Nathan的话来说十五分钟可以做完两道!

(这是Nathan工作时的样子,他正在切苹果。正在热锅,一会儿就会把孢子甘蓝放到锅中加热啦~)

沙拉嘛,拌一下就可以了,我就介绍一下酱料吧:前者有橄榄油、白醋(whitewinevinegar,白葡萄酒醋,不是白醋,但找不到的情况下就用白醋,可能要再加点糖,因为白葡萄酒醋有自然的甜味)、半个柠檬挤的汁、适量盐、两年的陈芝士(可见他不是纯素)、现磨的黑胡椒、欧芹(parsley意大利人喜欢用的那种小的,味道浓烈的,叶子色深的香草,不是芹菜!)、小洋葱或火葱(shallot,法餐喜欢用的那种小小的);先把小洋葱与其他所有调料香料混合,静置一会儿再加切成极薄片的菜瓜,用手拌一下就好啦!

(展会上的盒装新鲜欧芹)

第二道先把孢子甘蓝和盐、橄榄油、苹果醋、剩下的半个柠檬挤的汁、现刨的陈芝士、香芹、现磨的黑胡椒、少许辣椒粉一起炒一会,炒到孢子甘蓝变软甚至少许变焦都行,之后加入用手略捏过变碎的碧根果和切成小丁的苹果,再炒一小会,出锅时再加一点橄榄油口感更润。味道真的很不错,我从来没有想到苹果与碧根果的味道在一起那么搭!既有清新果香又有坚果的浓香味!

其实我这样描述,估计大家也是不会去试的…因为有些材料挺难买的!我觉得值得分享的是Nathan传达的食物理念,用最原真的没有经过工业加工的、应季的、当地的食物。他说同一个季节成熟的食物味道自然就相配,是不是很有中医的感觉呢?以前在家的时候,我很喜欢跟妈妈一起去菜场,跟着妈妈在菜场转一圈看到最便宜最大量的菜就知道是当季的啦~

(香港本地的“街市”,也就是我们说的菜场)

另一个观点是食物应该让人觉得有新鲜感,他追求的是每一口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吃他做的食物大致可以理解他的意思,不同性质(水果、坚果、菜、奶、油、香料)不同质地(芝士的软和腻,苹果肉的脆苹果皮的韧,孢子甘蓝的干和软,碧根果的硬,橄榄油的润…)的食物混合在一起,每一口的感觉都不一样,碧根果多一些就会更香,苹果多一些就会更清甜…

(现在欧美非常喜欢这种混合各种质地食物的沙拉,看起来多让人有食欲)总的来说,他做什么食物其实并不要紧,使用健康的食材保留食物原来的质地,应时应地,再加点创造力,就可以做出让人惊喜让人心安的健康美味~

最后说一点,虽然Nathan在美国名气挺大(做了好几个有影响力的厨师节目),但他为人非常谦逊有礼,回答观众提问时诚恳详细,做菜时可以感受到他真诚地对食物的热爱,真是一个好大厨呢!晒一下笔者跟他的合影~这可是我第一次跟名厨合影呀!!

对Nathan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他的个人网站https://www.jiuchisu.net/sushicaipu/,上面有上百个食谱!不过他不是个严格素食者,虽然素食谱占多数,但还有几个鱼和禽类食谱,大家查的时候注意啦~

嗯,总而言之,这次展会还是让人得到很多收获,看到那么多商家在努力研发对环境有益的素食和植物产品,那么多人在学着吃素(我也是其中一个,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要学习!),我就觉得这个素食大家庭的力量在慢慢壮大,未来肯定会更好~

当然,展会也不完美,我觉得最需要改进的一点是商家给顾客试食时使用了太多的一次性塑料餐具,作为一个乐活展,塞满塑料餐具的垃圾箱实在太不和谐!也许今后这种活动应该鼓励参观者自带餐具。

(作者系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研究生,热爱美食,研究兴趣为饮食人类学,现在正在学着成为素食者)

本文简要地提到了三本书,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找找看:

关于美国的吃货和他们的文化:

Johnston,J.,&Baumann,S.(2014).Foodies:Democracyanddistinctioninthegourmetfoodscape.Routledge.

关于麦当劳的发展和它如何改变美国,作者是著名的食物斗士,对麦当劳毫不留情地揭露和批判:

Schlosser,E.(2012).Fastfoodnation:Thedarksideoftheall-Americanmeal.HoughtonMifflinHarcourt.

Pollan和Schlosser是好友,两人都主张吃更天然的食物。他们合作拍摄的电影《食品公司》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Pollan,M.(2006).Theomnivore'sdilemma:anaturalhistoryoffourmeals.Penguin.

点赞推荐

自2021年以来,纽约市医疗体系的患者餐点默认选项已全面改为素食。最新发表于《美国生活方式医学期刊》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这项政策不仅得到患者高度满意,还能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在该医疗..

Mimi Kirk✪78岁,出生于1938年9月23日✪生食畅销书作家,国际知名讲师,生食厨师和教练✪四个孩子-2个女孩和2个男孩的母亲,有7个孙子✪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好莱坞长大✪素食超过40年,..

营业时间:10:30-21:00餐厅地址:大司马路城建嘉园西大门南侧(城建家园东大门南侧)人均消费:25 元电话:15335077288《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 孙诒让 间诂:“素食,谓食草木……《礼..

素食网@人生何求弟子正信至诚发愿,现今至未来劫,生生世世素食。祈愿国泰民安。正法久住。虚空法界,情与无情,同缘种智,共证菩提!素食网@天山我发愿:我愿生生世世不食众生肉,同众生结善缘不结恶缘,一心求生极..

挪威最近发布了更新的饮食指南,强烈建议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并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品的摄取量。指南中建议,每餐应包含水果和蔬菜,并每天食用多份全谷类食品。此外,红肉的每周最大建议摄取量已从500克降低至350克,并..

以一月为期倡导全素饮食的知名活动「Veganuary」最近公布了其2023年后续调查的结果显示,全球各地的人们在饮食习惯和观念上正在发生显著的变革,尤其是在将动物产品从饮食中移除方面。「Veganuary」是英国非营利性组..

中国微藻发酵公司 Protoga Biotech 宣布将推出一款微藻植物奶,该产品富含蛋白质及叶黄素,并无乳糖与胆固醇,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与美味的双重期待。Protoga 表示,这款产品是全球首款商业化的微藻植物奶,预计将于..

编者按:素食主义已经从早期的宗教信仰,走向现代出于环保意识,或为保护动物权利和维护自身健康为诉求。近年来,经调查,已经有占素食主义者44%的人走向了出于生态道德和动物伦理方向的文明反思与理性追求。人类的..

■东莞美食11月25日是国际素食日,这是一个自1986年开始来源于印度的一个节日,原称“世界无肉日”。这一天许多地方的屠房停宰、饭堂医院等会供应全素食品,越来越多的人在这天响应节日吃素,后来渐渐发展为一个世界..

“有得吃又有得学,这种关乎身体的养生活动我们最欢迎!”前天,在公明办事处田寮社区的禅味素食馆内,数十位社区居民齐聚一堂,共同品味“慈善养生素宴”。为推广养生常识,让社区居民了解更多日常实用的养生保健方..

在讨论全食植物性饮食时,我经常被问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从哪里获得蛋白质?”蛋白质已被广泛认为是一种神奇的常量营养素,显然很难以有效剂量获得。然而,这远非准确。让我们澄清植物性蛋白质中最常见的三个误解..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红 廖露蕾随着素食运动在全球的流行和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吃素。这场“从餐桌开始的革命”正在获得日益增长的关注。人们以有利于健康、有利于环保、有利于保护动物等理由加入到素食者的队伍..

副主厨师邝梓罡才二十六岁,年轻有为我还在念大学,年纪还小。想不到眼前这位素食餐厅副主厨师邝梓罡(Ken),竟然与我年纪相若。二十六岁的Ken显然与佛有缘,他学习烹调素食的动力,来自希望让别人吃得更加健康的心..

很多人以为不吃米饭和肉类会没力气,有人认为人类依*肉类和谷类提供蛋白质、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水果老人阿尼以68年的素食经验和他的身体与精神状况告诉我们--那是没根据的猜测。阿尼说:“很多医生告诉我,你需..

她年轻、貌美、吃素、住风力发电的环保房子,她是Chloe的首席设计师。她是Stella McCartne。她认为 “人类追求美和时尚,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琳琅满目的真皮皮包皮带皮鞋、珠光宝气的皮草大衣,人类..

长久以来,许多人都以为要吃肉才能得到营养,或是认为动物都是生来给人吃的,因此何许多人听到‘吃素’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吃肉有什么不好?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吃,我为什么不吃?’其实素食绝对是比肉食更具营养价..

核心提示:许多人因佛教信仰或是动物保护、改善环境的原因走上了吃素的道路。善愿之后,现实存在的不便也接踵而来。茫茫人海中,小众的素食者似乎显得很不入流,一些素食者也因为现实中的不便而逐渐放弃了自己的坚持..

爱迪生,美国著名发明家,曾有一千多项专利发明,包括留声机、电灯、麦克风及电影放映机等,有发明大王的美誉。爱迪生是因为健康的原因而改吃素的,汤马森.比特先生曾在《纽约太阳报》中这样评述道:“据他一个朋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犹太裔物理学家。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

    《素食新闻》感恩您转发支持素食新闻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素食新闻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sushi/category/18/

最近更新

  • 植物性肉类营养超越传统肉品?最新研究揭示真相!
  • 吃豆胜过吃肉!健康、环境、成本全面超越肉类
  • 全球首创!用西瓜籽做的植物奶,挑战传统牛奶市场
  • 2050年全球升温再增0.32°C?肉品业应为环境负责?绿色和平报告大揭密
  • 700万家庭消费分析美国素食食品消费趋势:连续四年增长,消费者逐步转向植物性选择
  • 麦当劳宣布在英国试推全新「丝滑绵密」的纯素冰淇淋
  • 法国禁令遭欧洲法院驳回,植物肉合法使用「汉堡」「香肠」名称
  • 从肉类高峰到逐步减少,纽西兰的食品革命
  • 全球首款微藻植物奶即将问世,抛开乳糖与胆固醇带来全新健康选择
  • 纽约 Health +医院素食餐计划成功 患者满意度超过90%
  • NHS医院预设植物性餐点:省下百亿,还能救地球!
  • 欧盟减碳努力可能带来全球排放激增:解决之道在于素食
  • 联合国警告 全球粮食危机升级 2.5亿人面临粮食危机 根本原因竟是这个!
  • 为何脂肪是植物肉口感与风味的关键?
  • 吃素抗老!科学证实植物性饮食显著降低老化速度八周见效
  • 满足军人信仰需求 乌克兰纯素、洁食与清真军粮2024年底登场
  • 〈刺胳针〉研究被媒体歪曲,植物性食品被不当指责
  • 参与Veganuary后 98%人减肉成功,80%大砍动物性食品 28%人改吃素
  • 挪威饮食指南新风向 植物性饮食成为健康首选
  • 奥地利发布最新饮食指南 建议要以植物性饮食为主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