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即将迎来鸟类的大规模灭绝吗?


核心提示:气候变化通常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地球上很可能出现大规模物种灭绝。

西班牙《趣味》杂志8月号文章发表题为《困鸟》的文章,作者华纳布兰科,文章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预计,到2100年将有6%至14%的鸟类或将灭绝;7%至25%的鸟类由于个体数量过少而无法承担过去在生态系统当中扮演的角色;大约52%的鸟类面临数量大规模减少。文章内容如下:

不只白肩雕和松鸡濒临灭绝,很多常见的鸟类,例如燕子、麻雀和石鸡的数量也因为人类活动造成栖息地受到破坏而逐年减少。我们即将迎来鸟类的大规模灭绝吗?

夏天一到,屋顶上必然落满了小鸟。它们时而飞下来啄食落在地面上的碎薯条和面包屑,时而聚在一起欢快地叽叽喳喳,时而无所畏惧在行人腿间跳跃穿行。和很多与人类伴生的鸟类一样,麻雀很久以来一直和人类和谐共存,其生活方式也随着人类发生了改变。它们已经融入了人类的生活,大多数人甚至从未想象过没有它们的世界。但是在伦敦和布拉格等城市,这种小鸟已经销声匿迹了将近10年。

在欧洲大陆的天空中,鸟类越来越少。濒危的白肩雕和松鸡确实踪迹难寻,但是连红隼和猫头鹰这些原本常见的鸟类如今也是难得一见。据西班牙鸟类学研究协会统计,32%的鸟类数量正在减少。该协会的协调员胡安卡洛斯德尔莫拉尔表示:“多年来鸟类数量一直在减少。虽然我不认为鸟类会彻底灭绝,但是目前的情况并不乐观。假如我们继续忽视其生存状况,鹌鹑、石鸡、麻雀和燕子等常见鸟类也可能逐步灭绝。”

这种情况在全世界都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预计,到2100年将有6%至14%的鸟类或将灭绝;7%至25%的鸟类由于个体数量过少而无法承担过去在生态系统当中扮演的角色;大约52%的鸟类面临数量大规模减少。此项研究的主要作者恰安谢凯尔吉奥卢表示:“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不止一个,多种因素共同对鸟类产生了影响,将它们推向灭绝的边缘。”

生态环境的剧变、人类无节制的狩猎活动、匮乏的食物来源、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都是导致大多数鸟类难以繁衍生息的诱因。这是一个严重问题,因为直到数年前人们还认为鸟类的活动不会对环境产生多大影响。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鸟类在各个生态系统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传播植物种子、帮助植物授粉、清除腐肉等。鸟类是生态系统的“工程师”,鸟类灭绝很可能对生态系统各个层级产生严重影响。实际上,欧盟将鸟类的健康视为影响欧洲人生活质量的一个因素。欧盟统计局根据包括西班牙鸟类学研究学会等机构的数据,制定了常见鸟类指数。和寿命、就业率、能源消费等指数一样,常见鸟类指数也成为其评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参考指数。

得益于有关物种的研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鸟类的分布及其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是评价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健康的重要指标。此外,多项研究表明,鸟类数量减少甚至灭绝与其他更加难以深入研究的动物平行发生,例如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蝴蝶。

实际上,这些恐龙的后代研究起来更加方便、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研究通过倾听鸟类的鸣叫就可以展开,无需出动研究小组,此外还可以得到近年来人数越来越多的鸟类学爱好者的帮助。在西班牙,数量减少最快的鸟类是农村地区特有的鸟类,城市地区的鸟类情况略好。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数不胜数,因此制定一项能够扭转这一趋势的计划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情况最糟糕的鸟类当中包括家麻雀和树麻雀。胡安卡洛斯德尔莫拉尔提到家麻雀时说:“如今家麻雀在城市里很难找到食物,因为到处都变得清洁可鉴。此外,它们还要与数量越来越多的鸽子展开竞争。虽然竞争对手也包括喜鹊,但是和农村不一样,城市的喜鹊并不会攻击它们。它们甚至会在市中心的大道两旁筑巢。”

另一方面,家麻雀在筑巢的时候也会遇到困难。由于它们是穴居动物,因此需要洞穴才能繁衍后代。它们通常在瓦片下面、柱子或者树干里面筑巢,但是在现代化的城市里这些都很难找到。此外,家麻雀对污染很敏感,因此马德里孔普卢栋大学的专家认为可以将这种麻雀的反应作为评估空气质量的参考数据。血液化验显示,生活在城市里的家麻雀的血红蛋白偏低,血细胞的抗氧化作用较差,而其原因就是大气污染。

在农村,家麻雀的表亲树麻雀的数量减少了30%。德尔莫拉尔表示:“过去漫步在乡间小路上,随时都可以听到麻雀的叫声,但现在却难得听到了。此外,刺猬和蝴蝶的数量也大幅减少,问题超出了鸟类的范围。”有人将问题归咎于欧盟的农业政策和密集的农业活动。但是英国雷丁大学的西蒙巴特勒指出,使用和管理土地的方式的变化导致资源浪费、环境退化,并且危及野生动物的生存。

德尔莫拉尔赞同这种观点。他说:“单纯为了维持生存的农业已经消失。现在土地高度集中,农作物种植密集。过去地块之间空出来的地界也被种上了农作物。习惯在这个地方筑巢繁殖的昆虫和鸟类失去了家园。”此外,生长在地界的杂草还能为动物提供食物和冬天遮挡风寒的庇护所,但现在这一切都消失了。

另一个问题在于使用甚至滥用杀虫剂和除草剂。过去开着拖拉机压两趟就可以除掉的杂草现在却要动用化学制剂。不过除了杂草,很多昆虫的幼虫也被杀死了。这种“大屠杀”由来已久。早在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就曾警告说,农药可能引发一场大灾难。当时最主要的杀虫剂滴滴涕所含的有机氯化物对野生动物而言是致命的。虽然滴滴涕现在已被禁用,但是卡森当年的话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真正警惕。虽然现在的农药效果好、毒性低,但是误伤野生动物的问题依然存在。

荷兰毒物学专家亨克滕内克斯表示:“现在通常使用新烟碱类杀虫剂。”早在数年前滕内克斯就警告说,这种目前广泛使用、研制于上世纪90年代的杀虫剂是导致昆虫大量死亡,从而危害以昆虫为食的所有动物的罪魁祸首。

滕内克斯确实高瞻远瞩。欧盟委员会最近宣布在两年内暂停使用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此前食品安全机构曾指此类杀虫剂可能大大降低蜜蜂的存活率。虽然杀虫剂不会直接影响到鸟类的生存,但却打破了食物链,导致鸟类失去了食物来源,或者误食受到杀虫剂污染的昆虫。

西班牙鸟类学研究协会的数据显示,所有食虫类动物的数量都在减少。还有证据表明,杀虫剂能够直接危害鸟类。如果在灌溉的过程中掺入农药,那么带来的后果可能更加严重,因为当地的所有鸟类都可能饮用被污染的水。过去一对朱顶雀每年春季都可以繁殖3次,并养育成活大约4只幼鸟,但是如今只能繁殖两次,养活两只幼鸟。

德尔莫拉尔表示,现在出现了一种红色小麦,其红色是由除草剂和杀真菌剂造成的。这种小麦的播种时间比其他品种要早,因为上述化学制剂使其抵抗力更强,并且更容易萌芽。虽然在理论上,只要种植得当,这种小麦就可以避免使用熏蒸法除虫,而且产量更高。但是这种小麦也带来了科学家并不希望的后果:提前种植可能引来一些在寒冷季节缺乏食物的食谷鸟类,例如狩猎者的主要猎物红石鸡。近年来很多狩猎者抱怨石鸡越来越少,或许这就是主要原因。因为研究显示,红色小麦可能严重损害石鸡的健康状况。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在食用了红色小麦之后,大约有58%的石鸡死亡。幸存的石鸡全部出现了健康问题,数月后产下的雏鸡也都不太健康。即便没有直接接触红色小麦,其中所含的化学制剂也可能对好几代石鸡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气候变化也可能对石鸡的生存构成威胁。西班牙农业、食品及环境部的数据显示,如果春季气温过高,很多石鸡的蛋都无法孵化。春季多雨也可能导致这种情况,因为除了石鸡的巢穴可能被淹,很多昆虫的羽化都会推迟,进而导致雏鸡没有足够的食物。

德尔莫拉尔指出,人类在野草尚未结籽的时候就割草喂食圈养的牲畜,也会导致包括石鸡在内的很多食谷鸟类丧失了食物来源。此外,石鸡、云雀、小鸨、鹌鹑等很多在地上筑巢的鸟类的巢穴很容易就会被人类毁掉。

不过有忧也有喜。随着耕地面积逐渐缩小,很多国家的地区的森林得到了恢复。与此同时,森林鸟类的生存环境也得到了改善。斑尾林鸽、苍头燕雀和大山雀等远离人类活动的鸟类数量有所增加。

因此,上述所有变化导致的后果并不是所有鸟类的数量都出现了大幅下降,而是鸟类的种类不断减少。“生物均质化”这个术语被用来描述少数物种逐渐替代其他无法是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的过程。研究显示,环境变化对有些物种有害的同时却对另一些物种有利。获胜的物种数量不断增加,逐渐占领了其他物种的地盘。但问题在于,胜者往往是少数。气候变化通常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地球上很可能出现大规模物种灭绝。

法国科学家在20年内对6个欧洲国家1万多个观测点的234种鸟类的数量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显示,有些种类的个体数量越来越多,这就表明生物均质化进一步加深。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农业土地集中化和物种保护措施。然而,即便欧盟每年为此投入大约2.5万亿欧元,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明显。

在这些措施的失败背后有着很多原因,其中包括决策者既没有以科学数据作为依据,也没有对物种和生态系统进行彻底调查。因此这些措施在优先保护某些物种的同时,却对其他物种的生存产生了负面影响。

英国设菲尔德大学的凯文加斯顿和理查德富勒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应当把保护的重点放在最普通的物种身上。他们指出,正是这些最普通的物种支撑起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现在人类把保护措施的重点放在濒危物种,但是最普通的物种对生态系统而言才更加重要。即便普通物种出现小幅减少,都会对整个生物群体造成巨大影响。

德尔莫拉尔赞同他们的观点。他说,发现白肩雕数量减少并加以保护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在它们巢穴的附近放置食物,提高个体数量,就可以被视为成功。但是实际上,只要人类不再关注这种鸟类,其数量仍会迅速减少,因为这种保护措施并未触及问题的本质。研究显示,即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的使用,已经消失的鸟类也不可能马上回来,因为过去的负面影响可能持续数十年之久。

几年来出现了很多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农业新技术。例如在果园悬挂人工巢箱,以吸引大山雀前来消灭病虫害。研究显示,人工巢箱吸引来的大山雀可以帮助苹果园消灭将近一半的害虫。此外,这种方法不但避免大量使用杀虫剂,有利于生物多样化,还降低了种植成本。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欧盟已经决定禁止使用多种杀虫剂,并鼓励在地块之间留出地界。不过德尔莫拉尔认为这些措施还不够,而且有时候根本没有效果。因为这些措施只针对少数农民和独立的地块,而当务之急是扩大实施措施的范围。

加斯顿和富勒指出,将关注范围扩大到那些数量明显减少的普通物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这么做意味着人类将更加关注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在西班牙,燕子这种普通的鸟类的数量减少了30%,即每年减少大约100万只。整个欧洲的情况更糟:燕子的数量已经减少了40%。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规定,这种鸟类应当与黑秃鹫和白鹳一样,被列为脆弱的物种。人类已经在后二者的身上投入了上百万欧元,但却一直忽视燕子的生存状况。

过去金丝雀曾在矿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尚无通风系统的年代,矿工们发现金丝雀对甲烷和一氧化碳特别敏感,因此下井干活的时候都会带上装着金丝雀的鸟笼。假如金丝雀死亡了,那么留给矿工们逃离险境的时间也就不多了,因为这表明矿井内的有毒气体浓度已经达到很高水平。金丝雀与矿工之间的关系就是现在鸟类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的缩影。因为可能导致鸟类死亡的因素同样会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并造成严重后果。

点赞推荐

自2021年以来,纽约市医疗体系的患者餐点默认选项已全面改为素食。最新发表于《美国生活方式医学期刊》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这项政策不仅得到患者高度满意,还能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在该医疗..

营业时间:10:30-21:00餐厅地址:大司马路城建嘉园西大门南侧(城建家园东大门南侧)人均消费:25 元电话:15335077288《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 孙诒让 间诂:“素食,谓食草木……《礼..

挪威最近发布了更新的饮食指南,强烈建议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并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品的摄取量。指南中建议,每餐应包含水果和蔬菜,并每天食用多份全谷类食品。此外,红肉的每周最大建议摄取量已从500克降低至350克,并..

以一月为期倡导全素饮食的知名活动「Veganuary」最近公布了其2023年后续调查的结果显示,全球各地的人们在饮食习惯和观念上正在发生显著的变革,尤其是在将动物产品从饮食中移除方面。「Veganuary」是英国非营利性组..

中国微藻发酵公司 Protoga Biotech 宣布将推出一款微藻植物奶,该产品富含蛋白质及叶黄素,并无乳糖与胆固醇,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与美味的双重期待。Protoga 表示,这款产品是全球首款商业化的微藻植物奶,预计将于..

Mimi Kirk✪78岁,出生于1938年9月23日✪生食畅销书作家,国际知名讲师,生食厨师和教练✪四个孩子-2个女孩和2个男孩的母亲,有7个孙子✪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好莱坞长大✪素食超过40年,..

素食网@人生何求弟子正信至诚发愿,现今至未来劫,生生世世素食。祈愿国泰民安。正法久住。虚空法界,情与无情,同缘种智,共证菩提!素食网@天山我发愿:我愿生生世世不食众生肉,同众生结善缘不结恶缘,一心求生极..

过圣诞节,怎么能缺少圣诞树呢?绿色、红色、白色,切合圣诞主题。这个圣诞树造型,它的灵感来自于我十二年前买的一本英文圣诞食谱书,我把它改成了纯素的食谱。其实它并没有特别的地方,只是把小餐包摆放成圣诞树的..

怀抱着自己的爱犬Panda,面对着镜头展露平易近人的微笑,郭碧婷在PETA最新公益广告中化身为动物的天使,呼吁宠物主人给自己的猫狗绝育。在生活中,郭碧婷对小动物一直关爱有加,照顾了许多被遗弃的动物。所以碧婷能..

长久以来,许多人都以为要吃肉才能得到营养,或是认为动物都是生来给人吃的,因此何许多人听到‘吃素’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吃肉有什么不好?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吃,我为什么不吃?’其实素食绝对是比肉食更具营养价..

黑豆和黑芸豆的区别。形状是不同的。黑色的豆子比黑色的菜豆大。大多数黑豆是圆的,黑色的菜豆是平的和椭圆形的。颜色不同。真正的黑豆是大的,圆的豆皮是黑色的,但没有明亮的,黑色的菜豆是黑色的,明亮的。拨开豆..

主要成份:豆腐(南)300克。附件:鸡蛋100克,小麦粉50克,馒头150克。调味料:色拉油150克,盐8克,味精2克,洋葱5克,生姜5克,米酒15克。详细制作油炸豆腐排。1.将豆腐切成1cm厚、4cm宽和8cm长的大片。2.撒上味精..

在纽约的格林威治区,靠近纽约大学,就有一家这样的百分百素食餐厅By Chloe,人气超高!当你经过这里,可能会看到刷成白色的门口排了长队,店内也人满为患。和现在流行的那种可爱休闲的小餐馆类似,店内注重设计,但..

很多人以为不吃米饭和肉类会没力气,有人认为人类依*肉类和谷类提供蛋白质、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水果老人阿尼以68年的素食经验和他的身体与精神状况告诉我们--那是没根据的猜测。阿尼说:“很多医生告诉我,你需..

12014年世界先生,巴尼•杜•普莱西斯(Barny Du Plessis)“2014年世界先生”桂冠获得者,健身界的名人堂的一员——巴尼•杜•普莱西斯,为了保护动物和维持身体健康成为一名纯素主义者。他说,自从他成为纯素者之后..

无蛋,无奶、无油的纯素蛋糕我们已经模仿成了,味道还可以,看形状也像,就是因为用的是玉米面,口感略微粗糙,如果改为其它面粉估计会好很多,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这么黄。第一种方法:准备一个一次性耐高温塑料饭..

为了维护地球的自然资源,古今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不但亲身茹素,并以科学和道德的观点肯定素食的必要性。世界上最伟大的三位科学家都是素食者譬如:物理学之父牛顿(IsaccNewton)、在水利学、光学和机械方..

托尔斯泰曾言:“ 吃素的行为应该会赋予那些一心想要将天国带到地上的人很大的喜悦,因为吃素象征了人类对完美道德的渴望是很真切的,而素食更实在的是,常多长寿。”道出素食的好处——长寿!健康长寿,人之所愿,..

    《素食新闻》感恩您转发支持素食新闻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素食新闻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sushi/category/18/

最近更新

  • 植物性肉类营养超越传统肉品?最新研究揭示真相!
  • 吃豆胜过吃肉!健康、环境、成本全面超越肉类
  • 全球首创!用西瓜籽做的植物奶,挑战传统牛奶市场
  • 2050年全球升温再增0.32°C?肉品业应为环境负责?绿色和平报告大揭密
  • 700万家庭消费分析美国素食食品消费趋势:连续四年增长,消费者逐步转向植物性选择
  • 麦当劳宣布在英国试推全新「丝滑绵密」的纯素冰淇淋
  • 法国禁令遭欧洲法院驳回,植物肉合法使用「汉堡」「香肠」名称
  • 从肉类高峰到逐步减少,纽西兰的食品革命
  • 全球首款微藻植物奶即将问世,抛开乳糖与胆固醇带来全新健康选择
  • 纽约 Health +医院素食餐计划成功 患者满意度超过90%
  • NHS医院预设植物性餐点:省下百亿,还能救地球!
  • 欧盟减碳努力可能带来全球排放激增:解决之道在于素食
  • 联合国警告 全球粮食危机升级 2.5亿人面临粮食危机 根本原因竟是这个!
  • 为何脂肪是植物肉口感与风味的关键?
  • 吃素抗老!科学证实植物性饮食显著降低老化速度八周见效
  • 满足军人信仰需求 乌克兰纯素、洁食与清真军粮2024年底登场
  • 〈刺胳针〉研究被媒体歪曲,植物性食品被不当指责
  • 参与Veganuary后 98%人减肉成功,80%大砍动物性食品 28%人改吃素
  • 挪威饮食指南新风向 植物性饮食成为健康首选
  • 奥地利发布最新饮食指南 建议要以植物性饮食为主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