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四年,我到底想干什么


到今天,我素食四个年头。我特别想念我的奶奶,我也如此强烈地感受到,尽管奶奶离开这个世界已经31年,但她的爱一直与我同在,即使在我一长段迷茫和混乱的日子里,她也从没放弃过对我的呼唤和提醒。

我很少正经地谈食素,有些真诚的应酬我也从不刻意回避,我吃我的,他吃他的,没想要成为他人的负担。这个年代,很多本是质朴的话题被一些人妖魔化、另类化、时尚化,难免引起人们的厌恶。我一直想,吃什么,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是对自己身体的一种感知和权衡,没有对错,所以没有必要专门当个话题讲。但今天,我有个强烈的意愿,通过素食这个引子来谈些事情——我感受到是奶奶在推动我鼓励我感召我:“丹,别想太多,只要你够诚意,大胆地说吧!”但从理性层面,我有几个的理由吧:一、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我想纪念奶奶和我们的祖先。二、我最近遇到的痛苦之人实在不少。三、为什么现今有那么多人如此浮躁静不下心来?四、顺便向一直关心我甚至担心我吃素的亲朋有个交代。但是基于第一点,应该不会就吃谈吃(我的写作是自由流淌式,所以没有架构甚至没有中心思想,写到哪算哪,甚至语句不通请见谅!)。

在我记事起至12岁前,我一直跟奶奶睡,她每晚给我讲父亲从小到大的故事,除此之外,一生坎坷的她就跟我这个小孩子讲“命”。她总是说:“20岁前,你的命是天地给的,是祖上帮你存下的,是自己的前世德行修下的。但20岁后,可要完全靠自己再去赚命了,千万不要做损福、折寿、短命的事。”我问她,什么样的事是损福折寿短命的事,她说:“杀生,是最严重的。不管是对人还是弱小的动物,任何一个生物都是平等的,你不能因为比它有力气有本事就去剥夺它活下去的权利,所以你想健康长寿平安,就不要做短命的事。”

等我大一点时,奶奶还告诉我杀生的具体范畴。她说:杀人性命(即杀死有活生生的东西)是杀生,夺人生机是杀生,断人生路是杀生,逼人走上绝路是杀生,不择手段抢人生意是杀生,盗占困难救济金也是杀生。那时,我尽管听得似懂非懂,但一颗种子总归是播了下去。(直到近些年学习后,我发现,不识一字的奶奶真的是好智慧,她说的经典上都有。)

奶奶重复的这些话像钉子一样钉进了我的心。我从不敢踩死一只蚂蚁,不忍见人杀死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同样有着仁慈之心的母亲却喜欢吃红烧鱼头,当然那个年代也是很久才会吃上一回,但每回她吃,我就会远离她一天,她的吩咐我也可以理直气壮地不服从,为此,母亲和奶奶还闹过一回矛盾。后来,奶奶告诉我,别人要怎么做,我们没有办法阻止,只能自己要明白这理。

奶奶常说我,我的这条小命完全是老天给的,七个月早产,三斤重,没气没屁,人人以为是死胎,都动员家人把我给扔了算了,即使养活了估计也逃不过劫难。奶奶没有放弃我,为我祈求,忏悔她自己无德,也替我忏悔,把我总算保了下来。这以后的日子,我常常昏软,一家人为我很是艰辛,生生死死直到四岁,我才像个正常孩子一样可以进食。“所以,你更要比别人早一点的积德种福田,不能有侥幸。”她这样告诫我。

晚上睡觉,奶奶就拿被子啊衣服啊给我讲例,她说:你看看这每样东西,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但落在不同人的手里,寿命是可长可短的,在有些人那里早早就破烂报废了,而在另一些人手里可延长很多辰光,这人也是一样的,同样的命放到不同的人身上,也会不同。所以,要惜福,不要折福。每个人生来的福田有限,你只知道享福,那么早早用光了,但你如果一边惜福一边还不断种福田,那么,你的福报就会越来越厚,你就会越来越顺。

所以,我从小就知道我的福田很薄,要省着点用,我也经常跟着奶奶去做布施,我看着奶奶把省下来的食物都送给孤寡老人,把念佛获得的面条留下来给那些正在长身体的穷孩子吃(那时村里比我家还穷的人家)。

在奶奶的影响下,我的父亲母亲都很大方和孝顺,父亲勤快,总能播种出丰盛的果实,母亲灵巧,总能制作出美味的点心,而我最乐意做的事,便是按母亲的指示,将点心一碗一碗地端向邻居家。路上,尽管口水都要掉下来,但依然是心甘情愿地到最后吃。每一次,奶奶总会夸赞我:你又种了一口福田。四岁后,我的青少年时期一直是很健康的,别的孩子感冒了、生冻疮了,我都不会;上小学后,我一直代表学校去镇上参加运动会,而且是那个时候非常厉害的“三项全能”选手;在农活上,我跟着父亲也是一把好手,放假时,还常被当作一个劳力请去做工。奶奶去世前的晚上,她跟我说的话依然很清晰:一个养不活的人,也长这么好这么大了,要积德呀!你看很多比你健壮的人,好好的都突然没了,你仔细看看,他的祖上在干些什么?

在我上大学之前,我基本素食,就喜欢蕃薯青菜萝卜,偶尔过年过节会吃肉,吃得很少,像整条鱼、整个虾之类的是从来都没有欲望吃。直到上大学,听闻多了,见识广了,人也特别爱时尚了,听说不吃鱼虾会不聪明,不吃肉会缺少胶元蛋白从而导致长皱纹,便开始改变口味了,从一开始的硬吃到后来的习惯成自然,慢慢忘记了食素的初衷,也慢慢地,走路不会去关注地上的蚂蚁了,经过菜场的屠杀也不会心痛了,看到桌面上的鸡鸭鱼鳖也无动于衷了,买皮鞋皮包要是品牌的,什么小牛皮、蛇皮等。更有一次,随朋友去参加一个高大上的宴会,有人想奉承朋友,连夜上山去抓来一只野兔,献上来示真后将去剥皮,看着兔子黑溜溜明亮亮的眼睛,众人鼓掌欢笑,我也自然地跟着笑,几天后,我才想起那只兔子的眼睛而心有隐痛。

回忆起来,在我食杂的近20年时光里,我亲历过很多喜食野生动物尤其是兔子、蛇等灵性动物的人频频出现问题。回老家,母亲常会告诉我:那个杀猪的老板突然心脏病死了,那个杀牛的人40岁就开始手抖了,那个上代作恶的一家人都鸡犬不宁……当然,也许没有直接关系,或有众多因素造成。但就我自己来说,参加工作后我的肠胃一直不好,甚至有人称我为食堂饭菜干净与否的活检器,也许是我的身体特别敏感吧,总之我经常吃了中饭就拉肚子,搞得食堂工作人员看到我就紧张,“我们洗得很干净的呀,消毒也很到位呢。”他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想澄清。其实,我大致明白什么原因,所以接下来一两天我会远离萦食,然后我就感觉很舒服,但过后嘴一馋,就容易拉肚子。

有经典的话说:每个人本是一个运行完整的小宇宙,如果你的一些行为偏离了方向,那么大宇宙就会给你小提醒,比如让你感冒一下,疼痛一下,但是如果你不听,那么他会给你一个中提醒,中提醒不行就大提醒,大提醒不行,就特大提醒,比如像绝症,特大提醒都不行,那就只能让你报废。我在混乱中终于被大提醒了,我开始严重的厌食、失眠,却异常亢奋。药物不行,有时服三颗安眠药都睡不了,精神都崩溃了,我就只能申请休假一个月。就在那个假期里,我遇到了传统文化,我开始阅读经典,我进入了另一个人生系统,我突然和我的奶奶有了一种天人合一的连接感,我感觉回归了,所有奶奶曾在我童年讲过的话和理,原来是真实不虚!当我读到诸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句子时,我都是五体投地、痛哭流涕。从此,便走上一条自我救赎和疗愈的路。当然这个过程是很曲折和复杂的。

到39岁那一年,四十不惑之前,我彻底放下了肉食,想到我损耗了多少的福报!便放弃了皮制用品,我把所有耗我大量工资的皮包、皮鞋都捐献掉,开始穿不超过100元的布鞋,以前努力想突显苗条身材的时装换成了简单宽松的棉衣,出外我不会想要找四星级五星级的宾馆。我清晰地沉思了我的工作——我大学毕业就加入的企业,用心良苦地栽培了我给了我那么多,而我付出的并不那么多,我读到了“德不配位”,我霸占着高高的位置,其实很多年轻人可以做得比我更好,企业还可以不用支付那么多工资,我为何不去做另一类工作而把这位置交出去呢?我选择了辞职,在那个当下,我接触到了“自然的恩典”的公益平台,立下了“此生不为钱活,此生不为自己活,此生只做别人不愿意做或做不了的事!”的人生观——我突然感觉到,当我放下了一些曾经以为重要的东西后,我的选择反而多了,而不是少了,我的视野更宽了,我也更自在了,而不是受约束了——原来生活可以过得那么轻便自然!而之前却一直为了让别人看见我而把自己包装得透不过气来,一直顾着口欲而忽略了肠胃的辛苦、忘记了那些动物的痛苦,一直在消受福田而忘了去种植。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你不舒服了,把原因都归罪于食肉和享用吗?不,我没有这个绝对的意思,这篇文章,我是借着素食而努力跳出素食来谈一些生命真相的。我想表达以下几点:

一、你的人生观是建立在此生还是更长?若是只想到眼前,而且认为你的行为与你的下一代、家族都没关系的,那么可以忽略读下去,因为我们的交流不在一个面上。

二、若你可以接受“福报”一说,你此生是否有足够的福报来消受这些食物和物品?

三、你的身体(体质)是否承受得了这些食物?当你身体不适时,除了吃药抑制,你有考虑过饮食问题吗?

四、关于营养学,你是否被所谓的科学洗脑了?然后疯狂的迷信而非相信身体本能的直觉?

我承认,我的身体是属于特别敏感的,我在工作生活过程中也有过不良习惯,我的性格脾气过于急躁,更深层次讲,我经历过早期的童年创伤而导致成年后的抑郁等等。但是,今天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曾经的种种不舒服和食物、享用有着重要甚至主要的关系,是因为经过了这四年,我的一切症状自然地好了。这里,我想特别提出的是,真正的素食者,他不是靠控制口欲而放下肉食的,而是视一切动物如己的心。他不是像有些减肥者那样拼命靠克制、煎熬,而是对身体自然而然的成全。就像我的童年,因为我看见小鱼,就像看见自己,所以我看着它是不会想到鱼香味的。当我视一切生命为平等时,我是平静的、清醒的,不会麻木不仁的,生活中的一切就是鲜活的、生机的、充满恩典的,我怎会想要去占有它们呢,并让它们来满足我的私欲或所谓的营养呢?

或有人问,做人若是缺乏了这些口味,有什么意思呢?可是,我也想问,这些品味除了一时之快,最终又带给你什么呢?你是否会想要更重的口味?然后因为常常得不到而抱怨、烦恼?当然,你若是说“我就想重口味,我就为那快感,管得着?”那当然,没有谁管得着。

或有人问,没有肉会没营养,你看你那么瘦,一点儿都不好。关于营养这个话题,我不再赘述,我也不是营养专家,反正我现在胃口好、排便畅、精神佳,没有任何不适。至于瘦,那是我的先天体型吧,举个例就说明:一个女人怀孕时最易胖吧,好!我生前83斤,怀孕期间狂吃狂喝,鱼啊肉啊都吃,但仿佛只长肚子,去生产那天,医生开玩笑说:从后面看竟然还有小腰身,以为是来保胎的呢!生完孩子一周后,我去称重,86斤。

现在我一直保持在82-84斤之间,轻盈无负荷、很容易寂静不再有往日的烦躁不安、正念、心灵相对通透并能细微体察他人的情感而感同身受、对万物时存感恩柔软之心……我对自己的状态很满意,一直做文字工作的我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绞尽脑汁,而是真的应验了“下笔如有神”,并越来越热爱。我的先生自觉食素也已半年,近日跟我说:我可以确信的是,我的身体运行是良好的,根本不用去担心,也不用去体检。至于孩子,我们会表达我们的想法但不会要求他,随顺他的意愿,又要引用奶奶说的,老天给的已经给他了,我们能给的就是不断做好我们自己,剩下的是他自己的选择——他的命最终是需要他自己经营的。但是20岁前,只要在家里吃,他已自然地接受,晚餐一定是素食。他,也非常健康。

哎!其实,写到这儿,我有点不想写了。吃不吃素,真的没什么好说的,说出来就是破的,写出来很难圆满,永远会有质疑者,面对不同品味的读者,我是自讨没趣。但既已写下来了,也不会删除。现在我赶紧来个转弯收尾工作吧!

这四年来,因为我个人正在走向自省、自觉、自然的生活,我的家庭也越来越生态良好,这个好不是指财富、地位等物质层面的,而是我们的关系、幸福感、我们各自实现愿望的程度。在少数人行走的路上,我们却总是能够遇到贵人相助,不断地吸引善良而美好的人来到身边。比如创建公益书房时,马上有志趣相投的爱心人士来共同加入,我们在一起亲如家人;比如我的父亲身体有不适,一位医生朋友几月如一日不厌其烦地关照他,甚至胜过我这当女儿的……很多,我真的无比感动!

另外,当一个家庭有了孩子,那么其幸福指数和孩子是直接相关的。我们的孩子幼年时有些难养,但这些年很顺,阳光可爱善良。按我奶奶的说法,20岁前的命有一部分是祖上帮他存的,其中也包括了我们父母的作为,当然他也自然地受着家庭的影响。两年前,记得我带孩子翻山越岭地去拜见大德老师时,老师问他:从今天开始不杀害任何小动物,你可以做到吗?孩子问:蚊子可以吗?老师问:蚊子是不是小动物?孩子答:是。老师说:那就好。

也许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件很愚痴的事。但是,我想,一个连令人讨厌的蚊子都不会去伤害的人,难道还会去伤害其他生命吗?至今,我的孩子没有去伤害任何一个小生命,他曾救下了将被屠杀的鸡、雨后抢救过无数的蚯蚓、保护过蚂蚁、流浪猫等等,他也和我一起埋过不少的动物尸体并为它们祈祷。他曾问:如果有人伤害我了伤害我的家人了,我怎么办?我说:你并非一定要同样地伤害他,但你至少要学会自我保护,如果你足够强,还可以去影响他,使他不再伤害人。说来是大话一番,但孩子的经历,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很感恩这一路上呵护和教导他的良师益友、六亲眷属,也教导他随时随地要做一个知恩感恩的人。

我相信一句话:“有爱的地方,一定有神,有神的地方,一定有光,有光的地方,也一定有智慧,因为有智慧,大道便会自然呈现。”当时考虑公益书房名字时,正好看过《超体》里的对白“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来分享和传递的。”那么分享什么传递什么呢?——智慧和慈悲!故,是为“慧慈书房”。今天,我想通过这些琐碎不成体系的文字来和你分享我奶奶分享给我的智慧,传递我奶奶传递给我的慈悲。深深地感恩我亲爱的奶奶!深深地顶礼我们伟大的祖先!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把我们祖先的文化看成是迷信和糟粕,那么只能说明你的眼里还有浓雾,你看不到精华和宝藏,当你为自己的这份“质疑精神”而得意时,我却只能同情你——此话无任何贬低之意(奶奶,我是真诚的!)。也许,你是因为遭遇了不幸而导致愤世嫉俗,也许你的家族因为在特定的年代而受过曲,也许你被某些人用传统文化的名义而伤害过,也许你因走上了其他让你臣服的道路而否定了它,但这一切都不能成为你评判它放弃它鄙视它的理由,试着做一个好奇之人,试着拨开云雾去看个究竟,试着用你精装的大脑去理解其中的奥妙,试着去解读那些伟大的先人。但,无论怎样,我会祝福每一个和我有缘的人,愿你前行的路上少些烦恼,愿你的心早日回归本来的平静和纯净,愿你能多多体会到生命的喜悦和丰盛。

最后,感恩你费力费时读完这篇长文!这一朵朋友拍摄的红花献给你!

点赞推荐

最近好忙,虽然又遇到一些小麻烦,但我们还会笑着面对。虽然这个世界不完美,但我们的内心应该是完美的。呵呵,快转完这篇文章时,才发现过几天就是感恩节,希望我能时时怀着这颗感恩的心,感谢上帝赐给我的一切。下..

耶律楚材像 湛然居士即耶律楚材,字晋卿。他是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在元代曾官至中书令(相当于宰相的职位)。栖岩老人,即古琴演奏家苗秀实的自称。史称他“通古今,尤长於易应。但兩度未考中进士,於是“乃拂袖去之..

奥地利卫生部最新委托更新的《奥地利营养建议》强调应多摄取植物性食品,减少动物性产品的摄取量。这份新指引中提出了一个「餐盘模型」,建议每个人的饮食中有50%应由水果和蔬菜组成,另25%由全谷类和马铃薯构成,最..

随著植物性食品逐渐成为餐桌上的新选择,消费者不禁疑问:这些替代品的营养价值是否与传统肉类和乳制品相当?它们真的健康吗?国际纯素组织(ProVeg International)最新研究深入分析了来自11个国家共422种植物性肉..

无论我现在怎么样,还是希望以后会怎么样,都应当归功于我天使一般的母亲。我记得母亲的那些祷告,它们一直伴随着我,而且已经陪伴了我一生。——亚伯拉罕· 林肯母爱是迷航的灯塔,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母爱是尽职的..

几年来,我们曾接待过许多想开素菜馆的朋友。他们之中有的住在省会,有的住在县级市;但是对于推动素食的坚定都有着近似的发心。为了协助大家减少摸索时间,有一个较平顺的开始,我们常与大家有面谈的因缘。在谈话中..

利用调查问卷进行市场调查是必要的,通过了解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或者及时着手制定针对市场需求弊端的宣传策划方案——有社会会责任心的企业,绝对不应该处处顺从市场,而是应该积极纠正有问题的市场需求的..

一、素食文化素食主义是一种饮食文化,实践这种饮食文化的人被称为素食主义者,这些人不食用来自动物身上各部分所制成的食物,包括动物油、动物胶。世界各国或不同文化下的素食主义有所不同,有些素食主义者可食用蜂..

一、素食市场概况素食——21世纪的主流食品澳洲医学博士柏列明说:“素食可以延长寿命,这是我食素的第一个理由!”在香港有200多家素食馆生意火爆!加拿大多伦多素食协会的会员5年来增加一倍多。在美国有2000万食素..

人生这条路,很漫长也很崎岖,换一种方式活着,或许便是晴天。——文/贝多芬的诗 黑夜,很暗很长,不知有多么个这样的夜晚,我苦苦深思不能入睡,或许我已习惯了夜晚那种让人宁静的感觉,或许也只有这个时候,才是最..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快乐基点可以调整:人们可以借由后天的努力,改变先天人格特质的快乐水平。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使我们更快乐呢? 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家桑雅·吕波密斯基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八项具体可行的做法: 心存感..

她默默为你付出,无怨无悔任你依赖。以致于我们都忘了:原来她也有脆弱彷徨,孤独与无奈。——题记你永远见不到她将要流出的眼泪她只会转过头去忍住泪水你永远见不到她静静地在密室祈祷她只会请你进去谈天说地你永远..

他原本梦想做一名导游,可命运却阴差阳错地让他当上了邮差。 几年后,年轻人很快厌倦了这份工作。因为,他每天都要骑着自行车来回奔波于枯燥乏味的城乡线上。日子一天抄袭一天地度过,他认为,这样没有新意的生活真..

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东胜身洲一国王时,当时有个梵施王因不具备如身洲王一般威力,故而常常对他所拥有之荣华富贵生起嫉妒心与嗔心,而身洲国王则一直以慈悲心爱戴他。有次梵施王率四种军队向身洲王大举进犯,身洲王本来..

植物性饮食风潮兴起,蜂蜜也搭上这股潮流!基於伦理与环境因素,MeliBio公司开发出一种科学方法来取代蜜蜂作为蜂蜜生产的媒介,利用微生物(如酵母、细菌或酶)发酵生产特定的食物分子,制造出不需要透过蜜蜂采取的蜂..

今天是端午节,春节、端午、中秋,这是我们中国的三个大节日,世间有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佛弟子应该每逢佳节更怜悯众生。记得我们在大陆灵岩山寺的时候,每逢佳节大家都特别要加香诵经、念佛,回向畜类的..

我常时看到有些佛教徒本身是吃素,但却特别要做些荤菜给儿女们吃,怕小孩子吃素营养不够,要杀个鸡为小孩子养色身。唉!这就是凡夫心。你要是平等大悲心,应该想想:杀了这只鸡,这只鸡没有妈妈吗?没有爸爸吗?没..

又释迦牟尼佛久远之前曾转生为一只雌燕,它所居之地有一兽中之王——狮子。狮子有一次食肉时,恰好被骨刺刺中嘴唇、痛苦万分。燕子向它寻问原委,同时也看见狮子口中骨头正卡在那里。燕子便趁狮子睡着时探身其中为它..

当你说你爱我所有的忧伤尽去我直上云霄像山上的天鹅——飞翔,飞翔,飞翔我的手,由你紧紧握着我的心,绵绵唱了整夜天上的繁星灿烂闪耀明月也在内心婆娑起舞这奇妙的一刻能否长留!这奇妙的一刻能否长留!启程吧去那..

    《素食故事》感恩您转发支持素食故事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素食故事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sushi/category/44/

最近更新

  • 植物性肉类营养超越传统肉品?最新研究揭示真相!
  • 吃豆胜过吃肉!健康、环境、成本全面超越肉类
  • 全球首创!用西瓜籽做的植物奶,挑战传统牛奶市场
  • 2050年全球升温再增0.32°C?肉品业应为环境负责?绿色和平报告大揭密
  • 700万家庭消费分析美国素食食品消费趋势:连续四年增长,消费者逐步转向植物性选择
  • 麦当劳宣布在英国试推全新「丝滑绵密」的纯素冰淇淋
  • 法国禁令遭欧洲法院驳回,植物肉合法使用「汉堡」「香肠」名称
  • 从肉类高峰到逐步减少,纽西兰的食品革命
  • 全球首款微藻植物奶即将问世,抛开乳糖与胆固醇带来全新健康选择
  • 纽约 Health +医院素食餐计划成功 患者满意度超过90%
  • NHS医院预设植物性餐点:省下百亿,还能救地球!
  • 欧盟减碳努力可能带来全球排放激增:解决之道在于素食
  • 联合国警告 全球粮食危机升级 2.5亿人面临粮食危机 根本原因竟是这个!
  • 为何脂肪是植物肉口感与风味的关键?
  • 吃素抗老!科学证实植物性饮食显著降低老化速度八周见效
  • 满足军人信仰需求 乌克兰纯素、洁食与清真军粮2024年底登场
  • 〈刺胳针〉研究被媒体歪曲,植物性食品被不当指责
  • 参与Veganuary后 98%人减肉成功,80%大砍动物性食品 28%人改吃素
  • 挪威饮食指南新风向 植物性饮食成为健康首选
  • 奥地利发布最新饮食指南 建议要以植物性饮食为主
  •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