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法门有很多,修行的层次也有很多,你应该根据自己的因缘和根基去修。现在你的根基在哪里?如果你连出离心都没有,你就先要修出离心,先要去仔细听闻、思维、领悟佛讲的..
站内搜索
授记(ryakarana)是佛教的专出名词,是十二部经的一种,它的意义是预报,是佛对于已发心的众生,预报其必将成佛者。原先在帝王制的时期,国王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多半会被..
上香每一天都可以,有的人做不到每天上香,就在十斋日上香也行,如果十斋日还做不到,那就初一、十五上香吧,这都是为了方便信众而说的法。关键是要有一颗真诚、慈悲、恭..
学禅修的人,都能够在修习中逐渐体会到有意义、有价值的觉悟真理。但是,学习禅修也有一定的注意事项,如果没有好好遵循的话,那么你的禅修也会给你个人带来问题。一切修行..
一、信心财:对上师、三宝、因果、四谛等有坚定不移的信任感,觉得“三宝真的存在”、“莲花生大士不是一般人”、“释迦牟尼佛不是普通的王子,他是智慧尊者”,而不是认为..
现在人一味地认为,经济条件越好,生活档次越高,从中得到的快乐肯定越大。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到了那个时候,你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可怕,迟早会变成金钱的奴隶。我们南赡部..
问:为什么修行过程中烦恼习气会更猛烈呢?在日常观修中,如果修得比较精进,有时候会发现烦恼习气会变得更猛烈。这是正常的现象吗?达真堪布答:没事,自己能够觉察到,这..
古印度时,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弘扬佛法。有一天,摩竭国阿阇世王对大臣们说:“拔祇国非常富庶,百姓人口众多,我想率领军队攻伐,将其兼并成为我的国..
《圆觉经》上面说过:“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 “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也就是我..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前面都是约着凡夫的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