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毗婆尸佛是过去七佛的第一尊佛,又译作毗钵尸佛、惟卫佛,意译为胜观、净观、胜见及种种见。毗婆尸佛的八相成道之相大致与释迦牟尼佛相同。据《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中..

毗舍浮佛,为过去七佛中的第三尊佛,是过去庄严一千位佛陀中最后出现的佛。毗舍浮佛又译作毗湿婆部、毗湿波浮、毗舍婆、毗舍等,意译为遍一切自在、一切自在、一切胜、一切..

佛说信心与持戒,多闻布施净知惭,有愧智慧圣七财,知余财物无实义。佛陀在《宝积经》、《长阿含经》等经典中,都讲到了圣者拥有的“圣者七财”。为什么叫做“财”呢?因为..

众生梵语“萨埵”,传到中国之后,有两种翻译的方式。在玄奘大师以前,一般翻译为“众生”;在玄奘大师之后,称为新译,很多时候都翻译为“有情”。玄奘大师也有用“众生”..

编者按:在三藏典籍中有许多精彩绝伦的故事,包含本生故事、本事故事、因果故事、修行故事等等。下面这篇故事,摘自《佛经故事选集》,原出处是《杂宝藏经》。这个世界上究..

智慧法语:勤奋使你走得更远 放逸则无法到达彼岸!是故比丘,勿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觉。无量众善,亦由不放逸得。——《长阿含经》【注释】所以,比丘,不要放逸..

智慧法语:持戒有这么多好处 你都知道吗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谓为五?一者诸有所求,辄得如愿。二者所有财产,增益无损。三者所往之处,众人敬爱。四者好名善誉,周闻天..

俱那含尊者,贤劫中之第二佛过去佛,过去七佛中第五佛俱那含牟尼如来。尊者与人寿三万岁时出生于清净域。据《长阿含经》载,尊者曾举行过一次说法集会,有三万弟子参加。俱..

业报得病:佛之九难佛教认为,即使是佛陀也难以免除前世所招感的苦报。《长阿含经》卷二提到,释迦牟尼在入灭前三个月开始背痛。此乃释迦牟尼前世为婆罗门 时,与力士相扑..

序言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鬼道众生?人死之后会不会变成鬼?相信这是许多人都很好奇的问题。这世间除了人道、畜牲道之外,的确是有鬼界众生。他们所处的世界与我们一样,只..

热搜词

  • 学佛(1059次)
  • 心经(611次)
  • 地藏经(544次)
  • 净界法师(509次)
  • 清芳庙(60次)
  • 修行(54次)
  • 功德(51次)
  • 佛陀(49次)
  • u00e5(20次)
  • 护法(15次)
  • 药师经(14次)
  • 放生(14次)
  • 普门品(13次)
  • 戒律(12次)
  • 二十四诸天(12次)
  • 大悲咒(11次)
  • 素食日(11次)
  • 素食汉堡(11次)
  • 素食厨师(11次)
  • 念佛(10次)
  • 楞严经(10次)
  • 瑜伽师地论(10次)
  • 阿弥陀经(10次)
  • 释迦牟尼佛(10次)
  • 文殊菩萨(10次)
  • 观音菩萨(10次)
  • 持戒(9次)
  • 无量寿经(9次)
  • 法华经(9次)
  • 素食者(9次)
  • 长阿含经(9次)
  • 地藏菩萨(9次)
  • 素食(9次)
  • 弥勒佛(9次)
  • 往生(8次)
  • 奥地利(8次)
  • 吃素(8次)
  • 孔雀明王(8次)
  • 素食主义(8次)
  • 莲花生大士(8次)
  • 普贤菩萨(8次)
  • 华严经(8次)
  • 药师佛(8次)
  • 金刚经(7次)
  • 素食主义者(6次)
  • 黄财神(6次)
  • \(1次)
  • \u00e5\u0087\u0080\u00e7\(1次)
  • \u00e5\u0087\u0080\u00e7\u0095(1次)
  • \\\\\\\\\\\\\\\\u00e5\\\\\\\\\(1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