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1、如来(梵Tathāgata),音译多陀阿伽陀,无有虚妄,名如来。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之意。如来之义有三:谓法身、报身、应身也。《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

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金刚经说什么【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

有些人听说禅宗慧能大师一闻《金刚经》便开悟,或听闻太虚大师阅藏开悟,便也想深入经藏。但是面对种种“护经”的规矩,却也使很多人手足无措。例如经书脏了、破了该怎样处..

圣空法师答疑:为什么一到寺院就想哭开示:圣空法师摘自:《金刚经回答问题》问:为什么我一到寺院就想哭?圣空法师答:因为无始劫以来,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头出头没已经..

有道友问,自己很喜欢楞严经、金刚经,心里觉得它们,比地藏经更厉害,功德更大。但明知道自己人格不够健全,要从地藏经开始,可内心却不怎么欢喜地藏经,要怎么办?要学佛..

很遗憾的是,许多人并不了解佛教的教义。尤其在汉地,经常有人打着佛教的旗号,算命打卦、欺骗民众,做各种不如法的行为,误导无数人以为这就是佛教。其实,佛教的精神,在..

我们学佛,你不要单单求学一些理论,如果你所学的佛法不能用来在你生活中间增长智慧,不能够转变你的烦恼,那没有很大的用处,那是心没有入道,心不能够与法相应,所以我们..

《金刚经》说菩萨他一生的修学只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云何应住?第二个云何降伏其心?一个是安住,安住就是根本法门,你以什么为住,你的思想是以什么为标准;第二个就是云..

1《金刚经》上说,谁要说佛说法,那叫谤佛,佛没说一句话。佛的确没说法,因为佛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像钟鼓一样,从来没有说它自己响过,没有,你敲它一下,它就响一下,..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原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

热搜词

  • 学佛(1064次)
  • 心经(615次)
  • 地藏经(547次)
  • 净界法师(516次)
  • 修行(75次)
  • 佛陀(73次)
  • 清芳庙(63次)
  • 功德(62次)
  • 无量寿经(37次)
  • 吃素(31次)
  • 弥勒佛(31次)
  • 法华经(30次)
  • 护法(29次)
  • 观音菩萨(29次)
  • 莲花生大士(29次)
  • 普门品(29次)
  • 放生(27次)
  • 药师经(26次)
  • 素食日(26次)
  • 素食汉堡(25次)
  • 楞严经(25次)
  • u00e5(25次)
  • 素食(24次)
  • 往生(23次)
  • 素食者(23次)
  • 阿弥陀经(23次)
  • 长阿含经(22次)
  • 大悲咒(22次)
  • 文殊菩萨(22次)
  • 瑜伽师地论(22次)
  • 药师佛(22次)
  • 持戒(21次)
  • 素食主义(21次)
  • 释迦牟尼佛(21次)
  • 念佛(21次)
  • 戒律(21次)
  • 素食厨师(19次)
  • 黄财神(19次)
  • 金刚经(18次)
  • 普贤菩萨(18次)
  • 素食主义者(18次)
  • 地藏菩萨(16次)
  • 二十四诸天(16次)
  • 奥地利(15次)
  • 孔雀明王(14次)
  • 华严经(13次)
  • \\u00e5\\u009c\\u00b0\\u00e8\\(2次)
  • \u00e5\u0087\u0080\u00e7\(1次)
  • \u00e5\u0087\u0080\u00e7\u0095(1次)
  • \\\\\\\\\\\\\\\\u00e5\\\\\\\\\(1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