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

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这部经很短,数百字,但佛理讲得很深,也较易读。中国有些人专门念心经,就可能获得很好的成就。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

一经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金刚经》。《金刚经》是成佛之经、功德之经、灭罪之经、降魔之经、超度之经、长寿之经… 持诵《金刚经》的功德连佛陀也赞叹不尽,哪怕仅..

《金刚经》第四品这样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

希望更多朋友加入到背诵佛经的队伍中来,加入到每日背诵普门品与金刚经的队伍中来。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

1、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药师经》2、..

想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式,是慈悲。唐朝时,鄱阳湖闹水怪,经常兴风作浪,危害庄稼。有几个会持咒人去想要降服它,但第二天都死了。后来又来了个只会念《普门品》和《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以下经句更是其中精华,读通此经,即可开悟。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

佛具有十大名号,又称如来十号、十种通号。出自《佛说十号经》,历代祖师所阐述,皆依此经义。此十号为:1、如来(梵Tathāgata),音译多陀阿伽陀,无有虚妄,名如来。谓..

热搜词

  • 学佛(1063次)
  • 心经(615次)
  • 地藏经(547次)
  • 净界法师(515次)
  • 修行(66次)
  • 清芳庙(63次)
  • 佛陀(60次)
  • 功德(56次)
  • 无量寿经(29次)
  • 放生(26次)
  • 药师经(26次)
  • 护法(26次)
  • 法华经(26次)
  • u00e5(23次)
  • 普门品(22次)
  • 文殊菩萨(21次)
  • 楞严经(20次)
  • 瑜伽师地论(20次)
  • 素食汉堡(19次)
  • 素食日(19次)
  • 长阿含经(19次)
  • 素食(19次)
  • 素食者(19次)
  • 观音菩萨(19次)
  • 弥勒佛(19次)
  • 阿弥陀经(18次)
  • 吃素(18次)
  • 念佛(18次)
  • 释迦牟尼佛(18次)
  • 莲花生大士(18次)
  • 戒律(18次)
  • 素食主义(17次)
  • 往生(16次)
  • 大悲咒(15次)
  • 持戒(15次)
  • 普贤菩萨(15次)
  • 素食厨师(15次)
  • 地藏菩萨(15次)
  • 二十四诸天(14次)
  • 黄财神(14次)
  • 金刚经(13次)
  • 药师佛(13次)
  • 素食主义者(13次)
  • 孔雀明王(12次)
  • 奥地利(11次)
  • 华严经(9次)
  • \\u00e5\\u009c\\u00b0\\u00e8\\(2次)
  • \(1次)
  • \u00e5\u0087\u0080\u00e7\(1次)
  • \u00e5\u0087\u0080\u00e7\u0095(1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