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4.应如是布施,不..

《金刚经》,全名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佛教经典之一,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被奉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是最能代表大乘..

末学从5月份左右开始持金刚经。到现在3个多月内持了730多遍。在这段时间里有了许多感应。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增加大家的信心。金刚经真的可以改命!!(1)持了100遍时,内..

人,是孤独的个体。与他人同舟共渡的情况,有,但都是短暂的。人生,更长久的,是一叶孤舟,飘荡在海面上。人,肉身要健康,心灵更要健康。面对滚滚红尘,人要清醒,不能忘..

在《金刚经》里,经常有这样的话:佛说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例如: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现在给你..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关键是最近发现很多朋友,在空间日志中多次转载佛经和论禅的文章。我发现之所以这么多人,转载佛和禅的文章,好像是受到外界的打击,生活中遇到不如..

十地菩萨的“功德数量差别”(资料图)金刚经言: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有人认为此话是指贤圣因证无为而与凡俗有差别,但实际是指贤圣与贤圣之间在证悟上存在差别)..

问:如何理解《金刚经》中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大安法师答:首先要理解《金刚经》的一个宗旨,能断金刚它展示般若的空性:诸法自性本空。我们..

金刚经曰:‘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在佛法中,其实无论..

热搜词

  • 学佛(1083次)
  • 心经(636次)
  • 地藏经(587次)
  • 净界法师(544次)
  • 佛陀(116次)
  • 修行(102次)
  • 功德(85次)
  • 弥勒佛(73次)
  • 持戒(70次)
  • 放生(70次)
  • 观音菩萨(69次)
  • 法华经(68次)
  • 无量寿经(67次)
  • 清芳庙(66次)
  • 楞严经(66次)
  • 护法(65次)
  • 普贤菩萨(65次)
  • 素食者(64次)
  • 大悲咒(62次)
  • 吃素(61次)
  • 阿弥陀经(59次)
  • 释迦牟尼佛(58次)
  • 戒律(57次)
  • 莲花生大士(57次)
  • 素食(56次)
  • 素食日(56次)
  • 瑜伽师地论(56次)
  • 药师佛(54次)
  • 金刚经(52次)
  • 往生(51次)
  • 素食汉堡(49次)
  • 普门品(48次)
  • 素食主义者(48次)
  • 文殊菩萨(47次)
  • 念佛(46次)
  • 药师经(45次)
  • 素食主义(43次)
  • u00e5(40次)
  • 地藏菩萨(39次)
  • 长阿含经(38次)
  • 华严经(36次)
  • 素食厨师(30次)
  • 黄财神(25次)
  • 孔雀明王(22次)
  • 奥地利(20次)
  • 二十四诸天(20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4次)
  • \u00e4\u00ba\u008c\u00e5\u008d(3次)
  • \u00e4\u00bf\u00ae\u00e8\u00a1(3次)
  • \u00e7\u00b4\u00a0\u00e9\u00a3(3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